“蜂窝给别人打工,替别人立功?”
“我们这三年,就是个笑话?”
那晚,平台差点崩了。
消息在村务员群里炸开,一些新接入的节点开始动摇:
“我们是不是该考虑退出了?”
“省里不认,中央不认,咱坚持下去还有啥用?”
就在最混乱的当口,陈鹏飞发了条语音——
不是视频,不是公告,是他自己亲自录的声音:
“兄弟姐妹们,咱走到今天,不是为了给谁看,是为了我们能看得起自己。”
“如果今天,必须得别人替咱讲制度的好处,那我们就把嘴张开——自己讲。”
“别人抢咱的果子,我们就再种树。”
“平台不选我们,那我们就选我们自己。”
“不做样板,就做种子。”
这一条语音,在平台上疯转。
不到一天,被一百多个村复制贴在祠堂门口,被写在墙上,被刻在会议板上。
张浩在群里接力:“我宣布,西川村将以自身名义向国家治理样本申请小组递交‘蜂窝反向选举议案’。”
张玉英不甘示弱:“龙虎村发起‘百村联署提案’,实名支持蜂窝进入样本名单,已启动公投签名!”
林璐璐拍桌子:“我把系统的‘制度演化图谱’开源给媒体,谁抄谁,一看图就知道!”
蜂窝村治网络,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自证时代”。
不靠媒体捧,不靠上级选,不靠文件吹。
只靠——数据、制度、老百姓的嘴。
陈鹏飞默默看着后台,每一个签名,每一份申请,每一个语音反馈,全都敲进数据库,汇成一行行闪着光的文字。
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已经开始。
不是跟哪个官斗,也不是跟哪个平台抢。
而是——跟“你不配被听见”这句话,死磕到底。
蜂窝平台的“反向申请议案”一经推出,在全省上下引起震动。
谁都没见过一个村庄制度网络,敢在没有列入样本名单的前提下,主动递交申请、发动联署、开展自我制度评估。
这简直像一场从田间地头掀起的制度“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