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学的那次巡视,刘秀看见太学生们穿得单薄,书本破破烂烂,直接下令:\"给每个学生赐布帛二匹,课本全换成新的。\" 有个学生趁机提建议:\"陛下,太学的房子漏雨,冬天冻得握不住笔。\" 刘秀大笑:\"早给你们修了,开春就能住新房,要是还漏雨,你们直接来宫里找我。\" 儒生们激动得不行,有人当场写了篇《刘秀尊师赋》,把刘秀比作孔子再世,这事很快传遍天下,各地学子纷纷投奔洛阳太学。
大司徒伏湛被免官时,满朝震惊。伏湛是名儒,为人刚正不阿,因为反对刘秀封赏功臣过多,触怒了权贵。刘秀私下对他说:\"老伏啊,你太刚正了,现在天下初定,需要更灵活的人来调和各方。你先回家养老,等局势稳了,再请你回来。\" 转头任命侯霸为大司徒,还特意给伏湛送了一车珍宝和一本亲手批注的《尚书》:\"回家多读书,少操心朝堂事。\" 这种 \"软着陆\" 的方式,让功臣们心里踏实 —— 跟着陛下干,就算退休也能善终,不像更始帝那样卸磨杀驴。
对待降将更是讲究。朱鲔投降后,刘秀真的让他当了扶沟侯,有人不服,在朝堂上弹劾:\"朱鲔当年杀了陛下的哥哥,怎么能封候?\" 刘秀却严肃地说:\"当年他反对我,是各为其主,现在投降了,就是咱汉军的人。再说了,要是连降将都容不下,以后谁还敢归附?\" 后来朱鲔跟着吴汉打匈奴,每次冲锋都冲在最前面,逢人就说:\"陛下以德报怨,咱要是不卖命,良心过不去。\" 在一次战斗中,朱鲔为保护吴汉受了重伤,刘秀亲自去探望,感动得朱鲔热泪盈眶:\"陛下,我这条命,以后就是您的了。\"
建武五年大旱,洛阳周边的麦田都卷了叶,蝗虫遮天蔽日。刘秀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