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接风宴后,赵柯罗便带着随从住进了官驿,听闻每日都忙碌得焦头烂额。
高昌处于栖梧东南,国内半片沙漠半片草原,不见一点河流湖海,百姓刚步入文明社会不久,居住着的还是简易的土坯房。
赵柯罗虽脾气暴躁又野心磅礴,但他深知本国缺陷,便将精力一味地用在丝绸、文墨及栖梧宏伟的建筑上。
于是每日不是去观摩布坊染布,就是去国子监拜会祭酒。
再或者站在宫墙下,与负责建造宫墙的将作监卿深入探讨。
此人除了与赵晏不死不休,倒的确是个贤明的君主。
微末每日在沁水阁伴着一人一狐,一切都仿佛风平浪静,岁月晴好。
接风宴后的第三日,赵柯罗欲在太子的陪伴下拜访护国寺。
烧香拜佛是赵柯罗此次拜访栖梧的目的之一。
因佛教刚刚传入高昌,却得百姓一致推崇,同来的队伍里还用四匹宝马拉着一座两人高的金身佛像。
但赵柯罗许是不甘寂寞,一连往锦澜王府递了两道请帖。
想邀请赵晏同去护国寺参佛。
赵晏将请帖悉数退回,半分薄面也不给。
这天日头刚落,温晴玉便带着素月来了沁水阁。
她端着一碟松仁酪摆在临风廊下的矮几上,托着腮对赵晏柔声说道,“娘娘近几日时常梦魇。”
她扫一眼烛光下男人冷毅的眉眼,“总是梦见姨母孤身游走在黑暗中,不知是不是护国寺的长明灯缺了油,娘娘想要王爷亲手去给添些呢。”
赵晏垂着眉眼嗯了一声,“还真是巧。”
“什么巧?”温晴玉亮起眼珠追问,紧接着又低下头去,仿佛做错事的小孩子一般怯懦,
“妾身铸成大错,一心想要弥补,王爷若去护国寺祭奠姨母,妾身能否同行?”
赵晏合上书页,看着她在烛火映照下忽明忽暗的俏脸,少见地勾了勾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