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没说话,目光扫过堆成小山的木箱。
有些箱子已经撬开了,露出里面油纸包裹的枪械。
汉阳造的枪托泛着暗红色的漆光,53式步骑枪的枪管在煤油灯下泛着冷蓝。
“这边是步枪。”李干事踢了踢脚边的木箱,“汉阳造四十八支,53式十五支。”
“这么多啊?”赵四海咋舌道。
“多?你们这算少的呢。”李干事笑道,“按人口15配发武装,你们才400多口人。”
“妈呀……那马家沟一千多口子……”
赵四海小心翼翼地掀开一个箱子,手指刚碰到枪管就缩了回来,像是被烫着了似的:“这枪怎么是旧的?”
“朝鲜战场退下来的,还有解放战争缴获的。”
李干事吐了口烟,“膛线都磨得差不多了,凑合用吧。”
林川没理会赵四海的兴奋,径直走到仓库深处:“机枪呢?”
“在这儿。”
李干事掀开一块防雨布,露出两挺用油布包着的轻机枪。
枪管粗短,散热片像鱼鳍似的排开,枪托上还刻着“民兵专用”四个字。
“捷克式,抗战时期缴获的。”李干事拍了拍枪身,“别嫌旧,能打响就不错了。”
林川蹲下来检查枪机,金属摩擦声在仓库里格外刺耳。
枪栓有些紧,但整体保养得不错,显然是刚从部队仓库里翻修出来的。
“子弹配发多少?”
“按规矩,每支步枪配一百二十发,机枪配八百发。”李干事指了指角落里的铁皮箱,“手榴弹另算,给你们四十枚,木柄的,威力大,扔的时候小心点。”
赵四海已经迫不及待地拆开一箱子弹,黄澄澄的子弹在煤油灯下闪着诱人的光。
他抓起一把,金属的冰凉触感让他忍不住咧嘴笑了。
“别乐太早。”李干事突然严肃起来,“这批枪领回去,得按’三铁两锁’的规矩保管。铁柜、铁门、铁窗,明锁暗锁都得上。弹药和武器必须分开放,每周保养一次,少一颗子弹,你们全连写检查!”
林川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公章,在接收单上按了个鲜红的印子。
正要离开时,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