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9/12)页
璃穹顶全年对准曾祖父胶片里出现过的那颗脉冲星,墙面上“光与影的时差”展览中,1907年的手摇摄影机与最新的8k全息摄像机并排陈列,中间是用3d打印复原的唐代星图陨石模型。
    娱乐圈的生态早已天翻地覆。流量时代彻底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创作者经济”——观众更愿意为导演的分镜手稿、演员的体验日记买单,视频平台的首页推荐不再是热搜明星,而是充满个性的独立短片。桑疏晚担任评审的“全球青年影像计划”上,一个来自非洲部落的少女用手机拍摄的《牛群星轨》感动全场,她在镜头里追逐着牛群扬起的尘土,背景是撒哈拉沙漠的星空,片尾字幕写着:“爷爷说,每头牛的眼睛里都藏着一颗星星。”桑疏晚给她的评语是:“当你学会用热爱对焦,任何设备都是星芒捕手。”
    桑霁月则成为了“电影人类学”的倡导者。她带着团队走访全球两百多个原始部落,用影像记录即将失传的口述故事,在亚马逊雨林与土著长老合作拍摄的《羽蛇星轨》,采用部落特有的“环形叙事”,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结构,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时,评委盛赞其“重新定义了电影作为文化容器的可能”。某次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取景时,她偶然发现当地巫医的星象图腾与1907年胶片中的某个符号惊人相似,这个发现促成了星轨实验室与剑桥大学的合作项目——用电影镜头破译古代文明中的宇宙密码。
    争议早已变成了注脚。当ai开始大规模生成电影剧本时,桑疏晚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人类的摇光》,指出:“1907年的胶片之所以珍贵,不是因为它的技术,而是因为曾祖父在风沙中按下快门时,指尖沾着的那粒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沙。”她晒出的最新分镜本里,每一页都保留着咖啡渍、铅笔修改痕甚至一片干枯的薰衣草——那是桑霁月在普罗旺斯拍纪录片时夹进去的。这个举动引发全球电影人晒出“有温度的手稿”,社交平台带着瑕疵的光话题下,堆满了皱巴巴的剧本、画错的场景图、甚至是第一次拍摄时虚焦的废片。
    资本以全新的形态回归初心。星轨影业推出“百分之一计划”,承诺将每年利润的1用于资助无国界电影人,第一位受益者是战乱中的叙利亚青年导演,他用资助金买的二手摄像机,拍下了难民营孩
第(9/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婚姻职业双重烂!我接时运绝境翻盘疯批公主天天发癫,九千岁压不住了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你惹他干嘛,他是龙国至尊战神真千金马甲被爆,全京圈都跪了!丹娘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李道刘夫长李道刘夫长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李道刘夫长恋综摆烂,这个登徒子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