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7/12)页
星图、2025年《星轨》中的ar星轨、2030年《宇宙尘埃》的量子光效,三种不同时代的“星空”在蒙太奇中对话,恰似电影技术与人类想象的进化论。
    争议从未远离,但双生花学会了与质疑共舞。当某科普博主指出《宇宙尘埃》中“极光导航”的科学漏洞时,桑疏晚连夜剪辑了幕后特辑,展示剧组如何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设计“量子棱镜”模型,甚至还原了三次失败的极光模拟实验。“我们从不宣称完美,”她在特辑结尾说,“但电影人的责任,是让科学幻想成为照进现实的第一束光——哪怕这束光里带着试错的影子。”这段视频被中国科技馆收录进“科幻与科学”常设展,旁边陈列着桑霁月在片中使用的“虚拟星图计算器”道具,按键缝隙里还卡着一片真实的南极冰屑。
    资本的触角延伸向更广阔的领域。星轨影业与spacex达成合作,计划将桑疏晚的新剧本《月壤信笺》拍成首部“太空实拍电影”,桑霁月将作为首位非职业宇航员参与拍摄,在国际空间站完成部分戏份。消息公布当天,nasa官网发推:“当电影人开始思考星辰的距离,人类的宇宙梦便有了温度。”而在云南山区,双生花发起的“星芒计划”公益项目已建成三十座乡村天文馆,每个馆内都有一面“时光星墙”,左边是当地孩子画的星空,右边是1907年胶片的修复片段,中间用led灯串成“我们看见的是同一颗星”。
    狗仔镜头里,她们的生活依然充满烟火气。桑疏晚在南极科考站学会了烤企鹅形状的饼干,常给桑霁月的保温杯里塞暖宝宝;桑霁月则跟着地质学家学会了用冰芯判断气候变迁,两人在休息时会用雪堆出迷你版的敦煌驼队和电影场记板。某次极夜拍摄间隙,她们裹着同一条毛毯看百年前的胶片投影,桑疏晚忽然指着画面里曾祖父的袖口轻笑:“你看,他当年蹭到的骆驼毛,和我们今天粘在防寒服上的企鹅绒,说不定都是宇宙的尘埃。”
    2032年,《月壤信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举行全球首映。当桑霁月在太空中漂浮着说出那句“原来地球的星轨,是我们互相眺望的目光”时,地面观影厅里的观众集体抬头,穹顶屏幕同步播放着实时地球影像——某个光点突然移动,那是国际空间站正掠过北美大陆。谢幕时,桑疏晚推着一个特殊的轮椅走上舞
第(7/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61,我带了一座军火库从吞噬开始投资诸天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穿越:我闺蜜的机缘被我抢了姐穿越了姐怕谁葬天神帝乔丹,要不要和我学做老板?九转吞天诀全民转职:开局觉醒反社畜技能李天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