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其带来的商贸繁荣,单论军务要事——传递机密情报,运送精锐部队迅疾布防,其意义便足以震慑人心,改写格局。
站在码头,朱允熥凝望那艘烟囱高耸的巨舰,心中激荡。
尽管他早已知晓,并数次登船,仍是如此。
毕竟,这真的代表着一个全新时代。
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煤炭堆积如乌黑的山峦,铁矿石散发出沉甸甸的金属光泽,而粮食则如川流不息的河水,正源源不断地被送入粮仓。
今日,皇帝朱允熥亲临视察,码头上的官员们个个紧张无比,几家公司的负责人亦步亦趋地陪同在侧,无不屏息凝神,力求在陛下面前展现自己的最佳风貌。
“大明钢铁集团正全力以赴提升冶炼技术,力求将钢铁产量推向新的高峰。”
说话之人是大明钢铁集团的负责人贾万银,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满是掩不住的自豪。
“今年我们新增了六十余座钢炉,新炉炼出的钢铁不仅品质远超从前,坚韧耐用,且产量大增,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去年的三倍有余。”
“集团下属所有钢铁厂齐心协力,总产量有望突破四千万斤!”
大明的国属公司的负责人皆由大明资产部和吏部精心遴选而出。
这些管理者往往是商贾中的翘楚,或治理上的能手,与朝廷中循规蹈矩的普通官员判若云泥。
贾万银便是其中佼佼者。
他原是一名潜心钻研钢铁冶炼的技术专家,凭借过硬的专业造诣和八面玲珑的交际手腕,被朝廷相中,擢升为大明钢铁集团的掌舵人。
此刻,他向朱允熥汇报时,早已褪去初见天子时的局促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
他挥舞着手臂,言语间激情四溢,甚至偶尔有唾沫星子迸出,衬得他那张被炉火熏得微黑的脸庞愈发生动。
钢铁厂的崛起之势令人叹为观止,几乎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
厂房规模如雨后春笋般扩展,炼出的钢铁品质日益精良。
不仅如此,他们还根据用途不同,灵活冶炼出生铁、熟铁与精钢,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
每每想到这些成就,贾万银心中便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