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彻底打破了“老村优先”的隐性惯例。
一时间,平台上“新村竞速”风潮兴起——
西川村的青年带着几位会计三天建账四轮分配模型;
岭北村专门跑去请陈家村退役老村干出山,教他们“制度共议全流程”;
甚至还有村直播组上线了“我们写制度的一天”,边写边请网友投票意见。
蜂窝平台短短一个月,注册活跃村务账号激增30。
但与此同时,一股暗流也在滋长——
有人开始借“平台去中心化”之名,搞“村际小团体”,甚至有村私下定协议“只互相援助,不响应外村需求”。
“共建五组”里爆出第一次内部投诉:双溪村在调种环节中三次拒绝接单,却依旧保留平台奖励积分,涉嫌“空挂节点资格”。
风评开始两极分化。
有人在群里发言:
“别把制度当遮羞布,做事不公正,就是违规。”
“咱不是做模型,是过日子,不能搞名头主义。”
这时,一直没发声的陈鹏飞,在平台首页放了一张图:
图上只有一句话——
“制度不是你对我错,而是我们能不能一起承认有错。”
下方备注:将发起平台信用重构测试机制试运行,试点地区由西川与双溪两个争议村担任。
——谁愿意拿制度,来试一次“失信修复”,我们就一起建。
平台群一片沉寂。
良久,双溪村发来一条信息:
“我们愿意试,前提是试的时候别光盯着我们,让所有人都开始做一件事——定期公开‘制度修补记录’。”
“不是讲谁失败,而是讲我们都在怎么修。”
这话落地,全平台热度第一。
张玉英带头公布了龙虎村过去三个月“制度漏洞清单”:
分账延迟7天,原因是村民家庭纠纷;
调岗失败一次,原因是议会代表临时变更;
合作社流转账单丢失一页,原因是村务员孩子生病误工。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失误,都是些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