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考核指标,不是看群众满不满意,而是看你台账完不完美、会议记录全不全。”
“形式主义考核催生形式主义工作。”
李在明忽然插话:
“还有一个深层次问题,基层干部容错机制缺失。”
众人看向他。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
“现在基层但凡出点小错,立马通报批评,但干得再好也很难被提拔……”
“久而久之,谁也不愿创新,都选择最保险的,‘按惯例办事’。”
郑仪迅速记下这些观点。
讨论越来越深入了。
这群人……果然个个不简单。
哪怕是一直表现的吊儿郎当的林成栋,偶尔冒出一两句,也能戳中要害。
郑仪敲了敲白板:
“接下来是破局思路。”
杜云岚立刻接上:
“首先要改革考核体系,减少台账考核,增加群众满意度权重。”
陈道远皱眉:
“治标不治本。如果不精简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量,基层再怎么优化也忙不过来。”
李在明突然抛出一个重磅观点:
“最根本的,要推动县乡层级的事权改革。该由县里承担的事,不能甩锅给乡镇;该由部门自己完成的,不能推给村社。”
李在明这句话,直击要害。
县乡层级的事权划分不清,正是基层负担重的根本症结。
上级部门将本属于自己的职责转嫁给下级,层层加码,最终全部压在最基层的工作人员身上。
“李科长的建议很好。”
郑仪点点头,在白板上写下“事权改革”四个字。
“但这类改革牵涉到更深层的体制问题,可能需要更高层面的推动。”
比如省委省政府的决策。
杜云岚轻笑一声:
“所以郑组长,我们是要在汇报里直接建议省委推动‘县域事权改革’吗?”
这话说得轻巧,但其中分量却极重。
在特训营的课堂上,当着省委领导的面,公开建议“乡事权重构”,这无异于直接戳破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防线。
有些话,说出来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