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的血渍,而远处胡同里传来鸽哨声,惊飞了电线上的麻雀。
    “同学,新生报到处在三楼。” 戴黑框眼镜的学姐抱着一摞教材路过,忽然驻足盯着他的口袋,“你的怀表链开了。” 她的普通话带着点江浙口音,尾音像浸了桂花蜜。
    他慌忙按住表链末端的银扣,那是父亲亲手焊接的修补痕迹。学姐递过枚回形针:“先用这个固定吧,我爸也有块老上海牌,走针总比北京时间慢三分钟。” 说话时袖口滑下,露出腕间细巧的苏绣腕带,针脚密得像西湖的涟漪。
    怀表链在指间发烫。顾承川接过回形针时,注意到学姐教材封面上用红笔圈着 “局部解剖学” 第五章:“肝段划分与临床意义”。他突然想起父亲病历里的死亡诊断:肝衰竭导致多器官衰竭 —— 那年通州的乡镇医院没有 ct,值班医生凭经验开的利尿药,让本就脆弱的肝脏彻底崩塌,而母亲整夜在胡同口的老槐树下烧纸钱,火星子飘向灰蓝色的天际。
    三楼报到处挤满了兴奋的新生,周野正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在急诊室目睹的断指再植手术,混着点京片子的俚语让周围人笑作一团。顾承川躲到楼梯拐角,展开被攥皱的通知书,母亲连夜缝在背面的 “平安” 二字硌着掌心 —— 那是用胡同里王奶奶给的红布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像极了父亲教他写 “承” 字时的笔画。
    当他在新生名册上签下名字时,怀表恰好指向九点。阳光穿过走廊尽头的玻璃窗,在 “顾承川” 三个字上投下跳动的光斑,像极了那年冬天父亲床头最后闪烁的监护仪光点。他摸了摸左胸口袋,那里除了怀表,还躺着张泛黄的纸条 —— 是从父亲遗物里翻出的,用铅笔写着:“外科医生的手,该记住每颗心脏的温度。” 字迹带着北京爷们的刚劲,最后一笔拖出的尾线,像极了胡同里蜿蜒的房檐。
    楼下传来银杏叶坠地的声响。顾承川扣好白衬衫最顶端的纽扣,走向贴满课程表的公告栏。解剖课排在周四下午,带教老师是那位在新生致辞里说 “医学是带着体温的科学” 的陈教授。怀表再次轻磕锁骨,这次他没去按,任由那点疼痛渗进皮肤 —— 就像父亲临终前的耳语,早已渗进他每根骨头,混着胡同里煤炉的气味,成了他骨髓里的北京味。
    走出教学楼时,周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奶团子小手叉腰,做预知梦带飞全家灵气复苏:烤肠摊主竟是满级大佬郡主断情第一天,众臣后悔急红眼重生:开局校花签下卖身契结婚八年不回家?我改嫁一胎三宝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热血高校之文武天下都市异能赏金猎人我勒个乖乖,穿成了傻猎户的孕妻克系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