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以“何必”二字彰显案首气度。
学政手中的佛珠突然停转,浑浊的眼中精光乍现。
陈秀才脸色发青。
他“唰”地展开折扇,扇面上“春风得意”四个大字墨迹淋漓:“且看青云足下生!”
接得倒是工整,却明显着了相。
席间几位老秀才暗暗摇头,那李增生更是忍不住低声道:“太露了”
“好一个"足下生"!”
县令突然击掌,却转头看向王瑞丰。
“王案首以为如何?“
王瑞丰不慌不忙夹起一筷鲥鱼脍。
这江鲜本该鲜美,此刻入口却尝出几分土腥味。
想来是为今日宴席特意准备的,可惜鲥鱼早已过了最佳时令。
“学生拙见。”
他放下牙筷,开口道“不如接"莫忘寒窗十年灯"”
满座霎时寂静。
烛花爆开的声响清晰可闻。
这一句如重锤击磬,将前两句的浮华之气震得粉碎。
学政手中的酒盏微微倾斜,琥珀色的液体在盏沿晃出一圈光晕。
“好!”
“王生此句,当浮一大白!”学政突然拊掌。
侍者连忙为案首斟酒。
王瑞丰举盏时,看见陈秀才正死死攥着折扇,扇骨已经弯折成危险的弧度。
那位始终沉默教谕突然开口:“下官斗胆接一句"且将新火试新茶"。”
妙接!
既化解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又暗合苏轼“诗酒趁年华”的意境。
王瑞丰向教谕投去感激的一瞥,却发现对方目光深沉如井。
正若有所思地望着自己腰间。
联句渐入佳境。
轮到那位白发苍苍的李增生时,老人颤巍巍起身:“老朽老朽接"落花时节又逢君"”
满座愕然。
这句虽出自杜甫名篇,但与前面格调全然不合。
王瑞丰却突然起身,郑重向老秀才敬酒:“李年兄此句大妙。学生愿接"犹带书声出杏林"。”
学政手中的佛珠突然“啪“地断线,檀木珠子滚落一地。
这句“犹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