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锦上公司开会,会议中,傅妍再次解释了,当初公司采用签订租车协议的考量。只是,这个内控经理并不买账,认为肯定有更好的办法,规避个人所得税。于是,她又提出了新方案。对于这个新方案,傅妍又没了主意。只好再次,询问姜嫽。
“姜老师,我们今天开会讨论了私车公用的事。我们内控经理,又提出了新观点。”
“是什么样的新观点。”
“我说一下,你看看她说的是否合适。”
“好的。”
“她说,在费用报销环节,加强一些表述,就可以视同费用报销。”
“视同费用报销,这倒是第一次听说,这是她想的新名词吗?还要视同?”姜嫽想,哪里来的‘视同’呢。
“我就说她思路奇特嘛,你听一下。”傅妍在电话这边,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说,让员工明确每次开车,耗用的公里数。然后,对标出租车费用,再适当上浮,报销给员工。只要这样操作,就应该属于费用报销了。”
“这怎么行呢,用出租车费用适当上浮,报销给员工。依旧是补贴性质,还是涉及到个人所得税啊。”姜嫽也感受到了,这位内控经理的奇特思路。
“哈哈哈……”傅妍在电话这头笑起来“我就觉得不对劲,她总觉得自己想个办法,就能做税务筹划。就是自恃很高的那种人,又瞧不上我们。”
“可她提出来的这些,很有问题啊。并不是她自以为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法理限制的,好吗?”姜嫽觉得这个内控经理,也挺能自圆其说的。
“好的,我知道了。我把你说的,回复给她,希望她放弃自己,想像出来的税务筹划吧,也放过我们。”这段时间,傅妍疲于应对,内控经理的各种新想法。
“好的,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再给我打电话。”
“好。”傅妍挂了电话,不禁叹了口气。自打总经理,把这位内控经理招聘进来,她们财务部就没消停过。行的变成了不行,不行的变成了行。难道这就是改革,这就是提高效益,这就是总经理想要的吗?
无独有偶,四海公司也新招聘了一位内控经理。据说,又是花高薪,从大公司挖过来的。这位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