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今日抵达通政使司的奏疏,一般官员们明日才会知晓。
而今日。
奏疏抵京还不到两个时辰,几乎所有京朝官都知晓了。
这说明:是有人将此消息故意泄露出来。
沈念想了想后,不由得无奈一笑。
他想明白了。
有官员将此消息放出来,是让众官员都做好准备,想好对策,明日常朝上通政使司官员念到此奏疏后,他们该如何反应。
京朝官们大多不愿海瑞留在京师。
他们怕海瑞留守在京师,依照他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弹劾奏疏可能会一道接着一道。
不愿海瑞留守京师的,甚至还有当下的四大阁臣。
这个出鞘的大明神剑,过于锋利,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其伤到。
就连沈念也觉得海瑞在京师不合适。
一则是海瑞嫉恶如仇的性格与当下的京官们格格不入;二则是海瑞呆在京师也会感到痛苦。
但是。
朝廷此时定然不会令海瑞致仕。
因为海瑞刚立过大功,名望正盛,若让其致仕,天下百姓定然会有怨言。
沈念认真思索着。
接下来,将这把大明神剑到底摆在哪里,才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
翌日,清晨,常朝朝会。
小万历高坐于御座之上,文武百官汇聚于皇极门下。
今日沈念并未担任起居注官,而是以翰林侍讲的身份站在后面。
很快。
通政使司当值官员便念到了海瑞的请辞奏疏。
海瑞以“年老体弱,身体多病”乞请致仕。
内阁的票拟是:海佥院耿介敢言,巡察有功,不可致仕,差遣尽凭陛下安排。
海瑞这个级别的御史,乃是皇帝亲自任命,文武百官只有建议权。
小万历看向下方,朗声道:“众卿,此次海佥院巡视山西,居功至伟,朕定然是不愿他致仕的,你们认为接下来可为海佥院委派一个什么差遣?”
小万历话音刚落。
吏部的一名主事便出列拱手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海佥院明察秋毫,公正无私,在山西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