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规矩。
这时。
负责沈念日常杂务的文吏文胜快步走到门前,敲过门后,高声道:“沈侍讲,近日添补的笔墨纸砚到了!”
“拿进来吧!”沈念开口道。
文胜将笔墨纸砚放到一旁的木柜中后,又道:“沈侍讲,各个衙门都传开了,海佥院上奏请辞,欲致仕回家。”
“嗯?”沈念略带疑惑,问道:“这……这是何时发生的事情?”
“请辞奏疏应是近午时到达通政司的,然后便被送到了内阁,具体内容还不清楚,预计明日常朝会提及此事,各个衙门的官员几乎都知道了。”
沈念点了点头,然后朝着文胜摆了摆手,后者立即会意,迅速退了下去。
沈念坐在桌前,慢慢思索起来。
海瑞请辞,完全在沈念的意料之中。
朝廷去年请海瑞出山,是为了让他彻查张王两族之事。
而今任务完成。
海瑞作为正四品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应迅速返京。
右佥都御史乃是坐院官。
即海瑞在无外派差遣的情况下,接下来应在京师都察院供职。
然海瑞很清楚。
自己藏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且不言不快,京师绝大多数官员都不喜欢他。
比如这次。
海瑞知晓朝廷召开闭门常朝并将他的奏疏《官商蠧国疏》不予公布是为了大局,但他不喜欢这样做。
他认为当下的朝廷应尊崇太祖之法,对所有贪官污吏一律严惩,才能使得天下官员忌惮。
但他知,朝廷不会循着他的想法去做。
海瑞知晓,自己若留在京师,一众京朝官不自在,他也将更不自在。
故而他在山西的公差即将完成之后,欲致仕还家。
这个念头。
沈念在上次海瑞给他写的私信中,便已明显感受到。
这一刻。
沈念好奇的是海瑞的请辞奏疏内容为何会传播如此之快。
依照常例。
海瑞的奏疏会先送往通政使司,之后通政使司抄录一份后,便会先送往内阁,内阁阁臣们拟定票拟,再呈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