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铭先接着说道:
    “这第一,我们采购的甘蔗,都是当年我们选取的优良品种,榨糖率高。”
    “这第二,全省只有我们是从榨汁到制糖,全部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的。”
    陈光良举起酒杯,站起来说道:“当年入川办制糖厂,是你们放弃沪市优越的条件,来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说到底,是你们这些技术人员的功劳。来,我们干杯!”
    “没有陈先生,我们也不会来这里,干杯”
    众人纷纷激动的站起来,五桌人纷纷将酒杯的白酒一饮而尽。
    随后,陈光良询问道:“整个川蜀的制糖厂,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他知道,不太可能在抗战后,还能购买全套设备入川建厂,肯定最多也就是半机械化而已。
    电器设备的总工程师吴新炳,此时介绍道:
    “这个川蜀的4000多个糖坊和漏棚,基本都是土塘制作作坊。后来国民政府进驻重庆后,直到今年1月,才有华夏银行、新华银行、资源委员会和商股集资创办华夏联合炼糖有限公司投产,该厂属于来料加工企业,属前土(糖房)后洋(机器)的半机制糖厂,俚称半截子糖厂。购糖清为原料,加工精糖及酒精,每日可出糖7000公斤(一年也就200~250吨),酒精500加仑,完全和我们相比”
    “在内江、资中、宜宾等地还有为数众多规模极小的华原糖厂、一六糖厂、信谊制糖厂、椑木镇糖厂、利丰亨糖厂、太极糖厂、西南糖厂、晶星糖厂、内江炼糖厂等,多为民营。这些机器制糖厂为半机械化生产,新法与土法相结合,除华农糖厂有2部榨机外,其余都是购糖清加工。”
    “而我们的全新设备,日榨甘蔗500吨,整个大后方也独此一家,不仅榨汁能力是大家的几十倍上百倍,就是我们精制的白糖,也是最受欢迎。”
    好家伙,完全是没有对手。
    但当初来内江办厂,也确实遇到很多的麻烦,仅给军阀送礼,差不多就是第一年先白干一年;直到后来抗战开始,这家制糖厂才得到真正的保护,到1939年时,由于沿海一带白糖厂毁灭,新安制糖厂迎来爆发式的利润,当年便赚了600多万法币。
    事实上,在1936年,陈光良敢陆续将500多万大洋的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敢亮血条,阁下终究是大意了!阴脉先生妙姐重生78,我养活了亡妻的四个妹妹我,混沌神体,未婚妻让我力挺妹妹!轻轻一钓,纯情糙汉别太红温了七零北大荒:从觉醒空间农场开始诡三国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重生1977:我的野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