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页
,那一路上的问题也非常多;而且,原材料等,都是很薄弱的环节。所以,保持当前的产能,已经不错了!”
    王之誉点点头,说道:“确实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假设不是陈光良知道,一旦太平洋战争开始,日本必然会封锁大后方的经济,另外国民政府也会动棉花管制、棉纱价格管制等政策,他还可能考虑将租界或香港的工厂,拆卸一些设备,从仰光那边运到后方来。
    但陈光良知道,从1942年开始,后方的经济恐怕也会糜烂,至少民营企业的日子异常艰难。
    虽然陈光良已经将这些工厂的盈利捐出去,但他还是希望这些工厂多多盈利,让‘宁安基金会’的资金,帮助更多的人。
    两天后,陈光良又带着秘书、保镖,朝着内江赶往,参观那边的制糖厂。
    重庆到内江,自然选择船运,为了节省时间,陈光良一行人自然是乘坐专属的现代动力船只。这艘船二十多米,马力也有155,但也足足用了10个小时的时间。
    抵达内江的制糖厂码头,曹铭先已经带人在迎接,都是以前在沪的老熟人了。
    “陈先生,我们已经准备好宴会,欢迎您的到来!今天你先好好休整一下,明日再参观工厂!”
    “好,我们就不要客气了,走,我也好久没见到大家,今晚我们就畅所欲言。”
    众人高高兴兴的跟着陈光良,来到厂区的食堂,他们都是制糖产业的人才,当年跟着陈光良一起见证华夏白糖产业的成功,如今他们依旧是华夏白糖产业的引领者。
    到达食堂后,这里已经准备了丰厚的晚宴,羊肉汤、酥枣兔、冬尖咸烧白,就是五粮液,果然是入乡随俗。
    席间,大家的话题自然也是制糖厂和酒精厂。
    曹铭先得意的向陈光良汇报道:
    “老板,全国找不出像你这样有先见之明的实业家。整个川省糖坊和漏棚4000多个,产糖15万吨,而我们占据差不多十二分之一的产量。”
    “这内江一带,去年甘蔗508万亩,产蔗1644万吨,产145万吨糖;我们去年采购甘蔗126万斤不到(十三分之一),产糖却高达12万吨,占全省的十二分之一。”
    谈到此处,大家忍不住鼓掌。
    曹
第(3/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乘风万里长生从炼痴情蛊开始戚家军演义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张小曼洛尘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3366洛尘怪物少女的末日恶行我把全修真界懒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