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黄巢的精妙指挥,与经历过更多血火激战磨砺的优势,草军实力显在镇海军之上。
然而阴差阳错之下,义师失去了一击打垮裴璩的机会,并让镇海军成功扎营,就被拉入了艰苦的攻营战。
但在草军的持续袭扰下,镇海军构建起来的营地亦较为简陋,甚至没能挖起环营的壕沟。
依托营寨激战一日,同样令轻锐不耐久战的镇海军甚是煎熬。若非赵千夜带着焰帅甄燃玉留下的一千多河阳精甲到处救火,说不定镇海军这一日间,已被黄巢打得崩溃了。
熹微的晨光下,震耳欲聋的击鼓声再次回荡在太湖东南的平野上。草军战士蜂拥而至,用长矛向栅栏内的官兵发起戳刺,或投掷火炬试图火攻。
但身为大唐良将,裴璩当然知道“慎火涂其隙”的道理,尽可能在木墙缝隙里填充了草木灰。加上江南气候潮润,引燃也不是那般容易。
就算一两处寨墙起火,辎重兵也能及时将其扑灭。
按李卫公兵法,大唐初年实行七军制,一支军团两万人,分为七个军——中军,左虞侯军,右虞侯军,左前军,左后军,右前军,右后军。
其中中军四千人,左右虞侯军各二千八百人,左右前后四军各二千六百人。
每军都有一定数量的老弱疲病之卒,用于“守辎重”,搞后勤警戒一类工作。一般来说,一个军团中战兵为一万四千人,负责辎重的辅兵为六千人,比例为七比三。
到而今,编制已有很大变化,各藩镇军制亦各有差别。镇海军作为南方藩镇,兵额本不多,但这几年裴璩与各路义军连番激战,军力提升不小。
除却各地守城之兵,裴璩此番出师仍带来了两万人,其中战兵一万四千,辅兵六千,与初唐的战辅兵比例相同。
充足的辅兵确保了运输辎重、建造营寨的高效,也能有效应对突发事况。
数员轻骑绕过黄巢军的阵列,飞马驰入镇海军营寨。
“报!崔璆节度所率浙东军,距草贼营寨不过十里,半个时辰之内,即可与我军腹背击贼。”
此时镇海军的营寨已被攻破了数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