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的体力有限,战士也绝不可能在其间一直打打杀杀。
一方面,对决两军都会通过队列进退,让战士轮番上阵,令部分人得到休息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两军激战一番后,回到对峙时,将帅也会抓住机会,让战士们吃食,饮水,乃至如厕。如何不让敌人借此抓住战机,就考验主帅的控场水平了。
裴璩军虽然转攻为守,但仍未能建立起坚固的阵地。构造阵地,亦需消耗战士的体力。
黄巢当机立断,登上高车,亲自擂鼓,草军战士车骑步相夹,向敌阵如潮水般攻击过去。
镇海军也排成了齐整的阵列应对。
总体上,第一线为弩手,第二线弓箭手,第三线步兵阵线,第四线预备步兵与骑兵,第五线亦为预备步兵。
大阵后方,鼓点如雷,震动山川。
裴璩所练战士,作战节奏,甚有章法。敌进一百五十步内,弩手开始射击;敌军进六十步,弓箭手开始射击;敌军进二十步以内,弓手后退,弩手罩上披膊,持陌刀冲击,第三线的步兵本阵也开始反冲锋。此时四五线的两列步兵和骑兵原地不动。
但面对黄巢训练出的草军勇士们全力冲锋,裴璩虽布阵森严,还在地面上插了木桩阻敌,仍被打得阵势颤动,摇摇欲坠。
厚实的本阵步兵队,显然无法有效打击草军攻势,只得马上后退。镇海军步兵预备队迅速迎上,与本阵步兵交换位置,同时骑兵冲上去两翼冲击。
裴璩的排兵布阵,承自国初李卫公李靖。平心而论,安史之乱后,大唐各地军备,普遍大不如前,这时还能布出卫公军阵的将领,都堪称长于将兵的良将。
卫公体系,相当强调以步兵和弓弩手消耗敌锋之后,使用精骑凌蹈击溃。
但镇海军地处江东,骑兵并不强,且黄巢军拥有熟练的对付骑兵手段。
滚滚前行的战车,虽是盐车改装而成,但覆上铁皮,就如同一座座的钢铁堡垒。
盾手举起半人高的大盾,和长枪手互相掩护,稳步推进。
作为草军悍将的孟楷和朱温,也在此时率领骑兵左右冲锋,以压制川流而出的敌骑。
黄巢亲自擂鼓激励,草军将士人人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