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前路如何,至少此刻,我们不再孤单。
\"陛下有旨,宣安国郡主、凌将军觐见!\"
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宣室殿外回荡。
我深吸一口气,理了理朝服。
右肩的箭伤还在隐隐作痛,但比起凌不疑即将面临的审判,这点疼痛算不得什么。
凌不疑一身素衣,未着铠甲,跪在我身侧。
自陈宪伏法后,这是他第一次公开露面。
都城中流言四起,有人说他擅自杀害朝廷重臣,有人说他公报私仇,更有甚者,说他意图谋反。
\"别怕。\"
我借着衣袖的遮掩,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有我在。\"
凌不疑侧目看我,眼中闪过一丝温柔,随即又恢复了一贯的冷峻。
殿门缓缓开启,我们并肩而入。
宣室殿内气氛凝重。
文帝高坐龙椅,面色阴沉。
两侧文武百官神情各异,有幸灾乐祸的,有忧心忡忡的,更多的则是冷眼旁观。
\"臣凌不疑,参见陛下。\"
\"臣女何昭君,参见陛下。\"
我们同时跪拜。
文帝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凌不疑,你可知罪?\"
\"臣知罪。\"
凌不疑声音平静,\"臣擅离京城,私自调兵,围剿朝廷命官,罪不容赦。\"
\"罪不容赦?\"
文帝冷笑一声,\"你既知如此,为何还要一意孤行?\"
凌不疑抬起头,眼中燃着压抑多年的怒火:\"因为陈宪是孤城惨案的真凶!十五年前,他指使雍王临阵撤军,导致我凌氏满门殉城!此仇不共戴天!\"
殿内一片哗然。
几位老臣交头接耳,显然不信这番说辞。
\"证据呢?\"
文帝沉声道。
凌不疑从怀中取出一卷染血的竹简:\"此乃陈宪亲笔所书供词,另有当年调兵虎符为证!\"
太监将证物呈上御案。
文帝仔细查看,脸色越来越难看。
突然,他猛地拍案而起:\"陈宪该死!\"
这一声怒喝震得殿内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