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知笑笑,“还有郎中的资料,我都整理好了,你接任以后,记得都看了,以后书里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写信到南阳问我。”
被工部架空的这几个月,他闲着也是闲着,就把这些都整理归类,如今,也算是给楚北减轻些许负担。
“大人,下官能写信给你?!”
听到两人还能联系,楚北失落的情绪瞬间被欣喜取代。
“当然能,我只是外放又不是被贬。”
宋应知哭笑不得。
“那好吧!这些资料我都会看的!等大人一到南阳,下官就给你写信!”
对于楚北而言,宋应知是他的恩人,亦是朋友,非常人能比。
“成,你好好干,争取等我回来,就做到了工部尚书的位置。”
面对上司的打趣,楚北一脸无奈。
二人在制造司聊了一下午,等把职务交接完成,宋应知便迫不及待往家里赶。
这回去南阳路并不遥远,因此宋应知打算举家搬迁,只留一两个人看守宅院。
十年光景,在京城买的这座宅院总共住了不到两年,还真是……
“相公,要不咱们把这座宅院买了吧?”
这么贵的房子,这才回来住上一年呢,就要走了,就这么放着,王氏觉得怪可惜的。
“不卖,这里的地段和别处不一样,卖掉容易买回来难。”
虽是外放,但宋应知也知道,自己的终点还是京城。
“这房子留着,万一以后族人有人中了进士,在京中为官,也能有个去处。”
十年间,宋族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虽有不少人再次做了商户,但更多的族人更想让自己的孩子走上仕途,光宗耀祖。
相信要不了几年,官场之上就会出现宋家的人。
他也不再是一人孤军奋战。
“小满,行李可收拾好了?”
“早就收拾好了,等明儿天一亮,咱就能出发。”
王氏笑着回应,此次要带的奴仆众多,为此她还让李游多买了两辆马车回来。
在京中的这几个月一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李游在打理,已然成为宅院副名其实的大管家。
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