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卖声压得极低,却透着股热切:
“新到的确良布,不要布票!”
“正经的魔都大白兔,五毛一包!”
“自家腌的咸鱼,换粮票……”
钱进贴着墙根走,帆布包里照例是手表钢笔墨镜发卡扣子之类的东西。
手电灯光照耀在咸鱼摊上。
一条条咸鲅鱼的鱼肉透着黄色的光芒,很漂亮。
他摸了摸咸鱼试了试干湿程度,问道:“怎么换?”
“三斤粮票一斤。”老头眼皮都不抬,“或者一斤肉票,一包经济烟。”
钱进正要还价,突然一阵骚动从码头那边传来。
人群像被棍子搅动的蚁窝,呼啦啦往两边散开。
他踮脚望去,只见三个穿胶皮裤的渔民抬着两个藤箱,箱缝里渗出些腥水,在泥地上拖出几道亮痕。
“带鱼!新鲜的带鱼!”领头的渔民嗓门大得惊人,黑红脸膛上挂着海盐结晶,“半夜刚上岸的!”
钱进咋舌。
这是一点不怕被抓啊。
人群立刻围了上去。
他感觉现在黑市有点过于高调了。
看到这么多人围上去,钱进以为这带鱼里头有猫腻:
有些走私贩子会用不同海货给予不同商品以代号。
他火速换了两条咸鱼凑上去看,然后被挤到前排,闻到一股浓烈的海腥味。
藤箱盖子掀开的瞬间,银光乍现——条条带鱼像一把把出鞘的细剑,整齐地码在碎冰上,鱼眼还泛着玻璃似的光。
“怎么换?”一个穿蓝布棉袄的中年人挤到最前头。
渔民比出三根手指:“七毛五一斤,不要票。”
周围响起一片抽气声。
这价钱比国营菜市场贵三毛钱。
有人就说道:“你们要价太贵了,四毛五不行吗?这都买的上一斤猪肉了。”
渔民笑了起来:“四毛五我他娘卖给你啊?我卖给公家不是更好?”
“四毛五,你四毛五你能吃上这样的鲜鱼?老少爷们都懂行,是不是好货我不多说,你们自己看,随便看。”
“还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