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业力沉降飞举,感六道别居之果,故云“感业见生”。实则对立分别为生死根本,若当下止息对立知见,“见”又不是分别之相,怎么会不了菩提真性呢?譬如观镜而不辨镜中影像,“见”岂异于镜体?是以识种生于无明妄想,当下虚妄假立,本体空无。此皆因众生累劫坚固执迷于幻相,不识真相故。
    我问上师:若止息对立分别,即可见道见性、不受业障牵累吗?
    上师答:理虽易明,然宿世习气难除,非一蹴而就。当依渐次法门,入第一义谛而不动,方契见性之境。
    我问上师:当依何等渐次?
    上师答:1 复归当下:菩提妙性本自圆成,非向外驰求可得。收摄注意力于当下,念念分明,是为如来清净初阶。
    2 观定修持:于色尘、觉触等六根中,择一或二根专注观照,长时练习,灭所亡能,则对立渐歇,心识渐寂,明灵真性自然现前,当用当有,是为第二阶。
    3 学经明理:专注定力成就后,妄念烦思就会少了,这个时候研习经典以明实相,此时思路清晰细腻,不生我慢贡高之心,是为第三阶。
    4 发菩提愿:前三步坚固后,微细妄念悉皆觉察,贪嗔痴如流水过境,了无踪迹。此时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于众生烦恼中照见自心,解行并重,是为第四增进阶。
    5 圆成行愿:持守菩萨行至究竟处,见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不嗔不贪,圆明妙性寂然不动。随缘度化而无施受之相,无是非、即离等分别,信行合一,自觉觉他,是为第五增进阶。
    我问上师:五步圆满,可得佛果乎?
    上师答:佛果本自圆满,从未失却,何言“得”耶?此五步不过令众生离恐惧挂碍,业尘销尽。若能“知幻即离”,顿悟实相,则尘劳当下廓清,又何须假以渐次?
    读完记言,侯韵音忽然想起边塞风雪中,父亲侯耀虎教她射猎时说的话:“刀要快,心要定,不然猎物未死,反咬你一口。”她又忽然想起初到帝师坛那日,自己盯着\"妙\"字大旗时,掌心剑柄的纹路如何清晰抵着虎口。她摸出袖中从高昌国带来的狼首箭镞,在烛火下映出冷冽的弧光:“若按这五步渐次,我每日习箭、练功、抄经、听法,竟都是在"灭所亡能",让此自性圆成”
    窗外风雪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被陷害入狱,归来时,我已无敌丧尸:迷归方羽唐小柔协议结婚?病弱权爷真香了!饥荒?不存在的,我打猎养活全家她算命太准,百亿前夫每天在破防官场如此多娇我求死失败后,成为了天道爸爸快穿:我靠金手指成了万人迷影帝别秀了!你马上被我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