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家都是因为第一次换,先换一件回去跟家里商量一下,要是家里人同意,就多换几件。
冬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脱下来盖在被子上面也暖和。
黄悦承诺他们一直都有,村民们更放心了。
黄悦换完东西,就去了灶上,马上就中午了,黄悦今天也去灶上吃。
并告知那边下午蒸重阳糕的事儿。
“青禾姐,今天还得麻烦咱们灶上下午多干一点儿活了!”
上次让她们煮鸡腿,她们三个一人得到一个大鸡腿。
这次又要加什么餐呢?
三个人听到黄悦这样说,都很期待。
“不麻烦,下午本来也是要蒸馒头的。”
“今天是重阳节,我打算给帮工和绣娘们发节礼,打算一人发一斤菊花酒加一个重阳糕。
这重阳糕可得咱们灶上来做。”
“重阳糕是什么?需要发面吗?”
“哎呦,月英婶子一问,我才想起来,真的需要先发面,看来现在就得和上面了,我回去拿东西。”
放下这句话,黄悦就回老宅去搬东西。
黄悦买了一百斤米粉一百斤豆粉,十斤红枣,十斤葡萄干,二十斤红糖。
黄悦推着小板车就把这些东西推过来了。
中午的饭食都烧制的差不多了,因为黄悦要求不能做少了,她们每次都多做一些。
偶尔多加几个人在灶上完全没有问题。
平时,剩下的,就她们三个人分了。
这一段时间,赵大嘴和林月英家里人都油水足足的,脸色都红润了不少。
本来她们两家的条件在村里就算差不多的,这些日子更好了。
虽然每天忙忙碌碌的,有些累,只要想到马上就到手的铜钱,一点都不累了,还很有成就感。
女子一点都不比男子差,女子也能挣到银钱,那些绣花的姐妹们不也是一样嘛!
等这边的活完工了,养养手也去学绣花,猫一冬天也能挣不少呢!
他们没想到的是,绣手帕居然成了靠山村冬日消遣的活动,好多男子在猫冬的时候,也开始跟着家里的女眷学习刺绣。
不一定非要独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