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长着一副标准的 \"老刘家\" 长相:七尺三寸的大高个,浓眉大眼,鼻梁高挺,搁现在能当征兵广告模特。但他不爱舞枪弄棒,偏恋稼穑,别人赶集喝酒吹牛皮,他蹲在田边观察稻穗灌浆,手里总攥着本翻烂的《尚书》,看到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时,会对着稻田发呆 —— 这世道越来越乱,连粟米都卖不上价,老百姓还能撑多久?
叔父刘良直摇头:\"这孩子老实过了头,怕是要在田里蹉跎一辈子。\" 只有他自己清楚,每次给佃户分粮时,看着他们感激的眼神,心里总会泛起涟漪:要是天下太平,人人都能吃饱饭该多好?直到 28 岁那年,宛城来了个叫李通的算命先生,神秘兮兮掏出图谶:\"刘氏复起,李氏为辅。\" 刘秀心里咯噔一下 —— 哥哥刘演早就在家里养门客、造兵器,乱世的火苗已经烧到眼皮底下了。他表面推辞:\"我就是个种地的,别开玩笑。\" 转身就去宛城卖谷换兵器,谁也不知道,这个种田郎的袖口里,早就藏好了起兵的计划书。
舂陵起兵那天,刘秀连匹马都没有,急得直搓手。还是邻居大爷看不过去:\"骑我家的牛吧,这畜生劲儿大!\" 于是,历史上最接地气的开国皇帝坐骑诞生了 —— 一头膘肥体壮的大黄牛。刘秀跨上牛背时,弟兄们笑成一团:\"咱主将骑牛打仗,怕是古今第一人!\" 结果刚到新野,就遇上王莽的尉官巡逻,刘秀手起刀落砍了尉官,才算抢来第一匹战马。这场景太接地气,以至于后来军中流传:\"光武皇帝牛背起家,咱跟着他干,准能从泥腿子混成官老爷!\"
但创业初期全是坑。打下唐子乡后,兄弟们为分财物打起来了,有人举着刀喊:\"凭啥刘家人拿得多?\" 刘秀二话不说,把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