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柜里的军装引起陈二海注意。他摸到内衬口袋有硬物——是把钥匙,贴着“京都银行823”的标签。
“查这个保险箱。”陈二海把钥匙交给周毅,“要快!”
突然,雷书瑶惊呼:“你们看这个!”
她在拆开的收音机电路板背面发现了微型胶片,投影到墙上后,赫然是新型雷达的结构图,关键部位用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俄文计算公式。
“这是……”张卫国声音发抖,“我们下个月要列装的302型雷达!”
陈二海心中巨浪翻滚。
302雷达是专门针对大苏电子干扰系统研发的,连大多数军工专家都不知道具体参数。
“有内鬼。”周毅咬牙切齿,“而且级别不低。”
陈二海走到王建军尸体前。
死者右手紧握,他用力掰开僵硬的手指——掌心是一枚被鲜血染红的晶体管,型号正是302雷达专用的核心元件。
窗外又是一道闪电,照亮了墙上的日历。7月14日那天被红笔圈出,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台风符号。
“台风……”陈二海突然想起什么,飞快翻看缴获的磁带,果然找到一盘标着“台风”的。
他把磁带塞进机器,按下播放键。刺耳的噪音持续了十秒后,突然变成清晰的俄语:“……第二阶段完成后,立即启动台风协议……目标:京都、沪上、穗州……”
录音戛然而止。陈二海和周毅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想起水库闸控室发现的防空雷达分布图——那三个城市正是我军区域防空指挥中心所在地。
“马上报告林部长。”陈二海抓起桌上的电话,却发现线路被剪断了。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周毅拔枪的同时,门被撞开——是国安局的技术员小刘,浑身湿透地冲进来:“陈工!银行那边……”
他看见吊着的尸体,话卡在喉咙里。
“保险箱里有什么?”陈二海扶住踉跄的小刘。
“空的……”小刘喘着气,“但我们在夹层找到这个。”
他递过一张泛黄的照片:1965年莫斯科红场,年轻时的王建军站在观礼台上,身旁是个穿军装的大苏军官——那人左手缺了半截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