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物放大,用于农田灌溉,岂不是……”
惊叹声,抽气声,此起彼伏。
方才还义愤填膺的山东士族代表们,此刻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那些准备好的慷慨陈词,全都堵在了嗓子眼,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现场安静得有些诡异,只剩下模型水车哗啦啦的流水声。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晋王杨广上前一步,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秦大人所言不虚。工科院之设想,利国利民。以器兴工,以工促农,实乃强国富民之策!”
御座上的杨坚,那双深邃的眼扫过下方百官,最后缓缓点头,声音沉稳而威严:“秦墨。”
“臣在。”
秦墨躬身。
“朕,准了!”
杨坚一锤定音,“拨银二十万两,于大兴城外十里,即刻兴建工科院。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秦墨心头一块大石落地,深深一揖:“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工科院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秦墨几乎是全身心扑了上去,从选址勘探,到图纸设计,再到召集工匠、采买物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大兴城外,一片荒地很快被平整出来,一座座崭新的院落、工坊,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摆在了秦墨面前。
这天,负责冶炼工坊的老匠头,愁眉苦脸地找到了秦墨。
“秦大人,您要的那种……呃……齿轮,小老儿带着徒弟们试了无数次,总是差点意思。”
老匠头手里拿着几块刚出炉的铁块,上面布满了细小的气孔和杂质,“咱们隋朝最好的百炼钢,韧性是够了,可硬度总上不去。要么,就是硬度够了,又太脆,做成齿轮一受力就崩。您要的那种又硬又韧,还能做得那么精细的钢材……难啊!”
秦墨接过铁块,掂量了一下,又用指甲刮了刮,眉头也皱了起来。
他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
隋朝的冶铁技术,在当时已属顶尖,可距离制造高精度、高强度齿轮所需的特种钢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