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哥,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李拜三感触良多地接着说道:“要想获得自由和解脱,就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改变,只有放下欲望和执念,才能拥抱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才有可能达到‘心斋坐忘’的境界。”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呀,李拜三,你已摸到了一部分门槛,也可以说是‘入道’了。”祝君平欣慰不已地接着说道:“今天就到这里了,以后有机会我们还可以继续坐而论道。”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近破晓时分。穿透黎明前的黑暗,山巅之上的几棵细小红松随风摇曳,窸窣作响,一如前途未卜的李拜三那漂泊不定而又充满挑战的未知命运
第二日,李拜三睡了几个小时便起床洗漱,匆匆赶往山坡木屋,将昨日留下的一些收尾工作继续做完。
李拜三在屋顶预留了一个三角形的通风口,然后又在房顶以及房屋两侧铺设了干草以及兽皮。这样一来,夏天掀开皮帘即可形成空气对流,冬天也可依靠壁炉热气自动循环。
至此,一座小型木屋便已彻底竣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屋不大,却功能齐全,温馨无比。
李拜三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看着这座由自己亲手搭建而成的木屋,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
不知何时,祝君平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李拜三身旁,与他并肩站立,一起欣赏面前这座如艺术品般的临时住所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三日,李拜三和祝君平也已住进了山脚下的木屋。
接下来的几日里,二人白天一起品茶论道,切磋武功,傍晚一起围坐篝火,把酒言欢。时光虽然短暂,却既充实又快活。
时间如同流水,一晃七日匆匆而过,李拜三体将祝君平传授给他的那几套功法都已学完,而且体内的那几股过剩的能量也已得到有效压制。
“该回家了。”祝君平朝着四周环视一圈,最后把目光停留在了木屋的位置。
“好的。”李拜三平静地回应道。
二人背起行囊,由北向南,踏上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