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见过的行李箱样式、功能,此刻在他脑海中一一浮现,他仔细筛选、融合,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记忆力,开始了艰难的手绘设计之旅。
他将铅笔握在手中,笔尖轻轻触碰坐标纸,从一个点开始,缓缓画出一条直线。
由于工具简陋,线条在绘制过程中微微颤抖,不够笔直。
李辰溪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他拿起橡皮擦,小心翼翼地将画歪的线条擦去,橡皮屑纷纷扬扬落在桌上。
接着,他再次下笔,这一次,他更加专注,手腕微微用力,力求线条流畅。
经过几次尝试,一条较为满意的直线终于出现在图纸上,这便是行李箱轮廓的起始。
随着他手腕灵活转动,线条不断延展,一个规整的长方形逐渐在图纸上成型,那便是行李箱的主体箱身。
画完后,他并未急着继续,而是拿起直尺,仔细比对每一条边的长度,查看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尺寸标准。
发现有细微偏差后,他又拿起铅笔,对线条进行微调,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接下来,李辰溪开始规划行李箱顶部拉杆的位置。
他拿起直尺,在箱身顶部仔细比量,眼神中透着严谨。
每确定一个点,他都要反复检查,确保位置精准无误。
随后,他画出两条平行直线,代表拉杆的滑道。
这两条滑道线条笔直均匀,每一笔都倾注着他对细节的严苛要求。
他盯着滑道线条,脑海中模拟着拉杆在滑道中滑动的场景,仿佛强迫症患者一般,对线条的笔直度、间距等细节近乎苛求。
在绘制过程中,他时而停下手中的笔,用手指沿着线条轻轻比划,想象着实际使用时的情景,一旦发现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便立刻拿起橡皮擦去重画。
完成拉杆滑道的设计后,李辰溪又将注意力转移到行李箱的轮子部分。
他在箱子底部的四个角落,精心绘制圆形的轮子轮廓。
轮子的大小,他经过反复考量,既要保证行李箱整体的美观,又要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他不断调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