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连两日,柳锦棠前去青灯居给其送汤对方都不在院子。
询问后才得知,奉州水患久而不治,淹死百姓牲畜无数,从而爆发了瘟疫。
就在昨日,距离盛京最近的池阳城,池阳太守司马大人连夜递上帖子,说近日池阳城出现不少百姓身长红疹,小孩高烧不退。
上吐下泻且是轻微病症,不少小孩甚至有吐血之症。
是夜,皇宫灯火通明,太医院大夫围坐案台,屋中除却书页翻动之声再无其它。
直至天蒙蒙亮,一位眼底青黑的太医拍案而起:“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一夜未合眼的乾顺帝拿着太医递上的典籍,只见其上洋洋洒洒写着:
少寡,素多郁怒,而有吐血证,岁三四发,吐后即已,无有他证,盖不以为事也。
三月间,别无他故,忽有小发热,头疼身痛,不恶寒而微渴,若恶寒不渴者,乃感冒风寒,今不恶寒微渴者,疫也——《瘟疫论》
瘟疫爆发,朝臣自危。
太医院众御医使出浑身解数,结合典籍瘟疫治理之法研究出来了药方,势必要在瘟疫彻底爆发前阻止扩散。
沈淮旭近两日受密令出京调查瘟疫,所以柳锦棠才会次次跑空。
捧着鸡汤回到院子。
看到桌案上缝了一半的护膝,柳锦棠放了罐子拿起了针线。
待日上东头,她才扭了扭酸痛的胳膊与脖子,把缝好的护膝收好。
沈淮旭不喜坐马车,大冬天穿的单薄还喜骑马,有护膝可保膝盖不受风吹,她能回报他的,虽微不足道,但也是如今她能回报的全部。
今日梅娘约了她前往铺子一叙,柳锦棠换了衣裳,自后门坐了马车前往铺子。
不知是不是受瘟疫影响,今日街道之上格外清冷,就连她们铺子这条盛京最繁闹的街,都没有什么人走动。
没让马车停在铺子门口,柳锦棠找了个茶楼下马车,待马车离开后她带着春文下楼,去了斜对面的铺子。
梅娘已是在里等候多时,与梅娘一同的还有她们寻来的绣娘郭晚照与簪娘徐秋水。
“久等了。”柳锦棠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