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伏地痛哭:\"大人明鉴小人是鬼迷心窍想着布庄近来生意不好,多留些本钱\"
陈二不敢置信地望着兄长:\"大哥!你你竟真做出这种事!爹在天之灵该多伤心啊!\"
施公叹道:\"陈大,你昧银欺弟,按律该杖责三十,枷号三日。但本县念你初犯,且家有老母需奉养\"说着看向堂后,一个白发老妪在丫鬟搀扶下颤巍巍走来,正是陈氏兄弟的母亲。
\"娘!\"兄弟二人同时惊呼。
老妇人泪流满面:\"大郎啊你爹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兄弟和睦你怎么能\"
陈大羞愧难当,连连磕头:\"儿子知错了!儿子愿将布庄七成股份让与二弟,从此尽心奉养母亲!\"
施公见状,提笔判道:\"陈大昧银属实,但悔过诚恳。本县判其将二十两银子全数交予陈二,另补偿误工银五两。兄弟二人共掌布庄,奉养老母。若再有争执,定严惩不贷!\"
他又转向刘县令:\"刘大人,前案草率,险些酿成兄弟反目之祸。为官者当明察秋毫,岂可敷衍塞责?\"
刘县令汗如雨下,连连称是。
退堂后,陈二追上施公,跪地叩谢:\"多谢青天大老爷!若非大人明断,小人兄弟就要成仇了!\"
施公扶起他:\"本官不过尽了本分。记住,兄弟如手足,钱财乃身外之物。\"
陈大也红着眼眶上前:\"大人教诲,小人铭记于心。今后定当善待弟弟,孝顺母亲。\"
看着兄弟二人搀扶着老母离去的背影,墨香忍不住问:\"老爷,您怎知银子分藏两处?\"
施公笑道:\"老裁缝说那棉袄左右襟针脚不同,且陈大回话时目光闪烁,右手不自觉地摸向右襟,显是心虚。\"顿了顿,他又道:\"其实最关键的证据,是他们母亲的话。\"
\"老夫人说了什么?\"
\"她说老头子生前最疼小儿子,怎会只给他留五两银子?\"施公望着远处,\"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