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桓王早朝,对郑伯说:“你是先王的臣子,我不敢让你屈居于群臣之列。你还是自行安排吧。” 庄公上奏说:“我早就该辞去政务了,现在就向您告辞。” 于是,庄公气冲冲地走出朝堂,对人说:“这个小子忘恩负义,不值得辅佐!” 当天就驾车回到了郑国。
世子忽率领众官员出城迎接,询问父亲回国的原因。庄公把桓王不用他的话复述了一遍,众人听了都感到愤愤不平。大夫高渠弥进言说:“我们主公两代辅佐周朝,功劳巨大。况且之前太子在我国做人质,我们也从未失礼。如今舍弃我们主公而任用虢公,这太不仁义了!我们为什么不兴兵攻打周城,废掉现在的周王,另立贤明的君主呢?天下诸侯,谁敢不畏惧郑国,到那时,我们称霸一方的大业就可以实现了!”
颍考叔却说:“不行!君臣之间的伦理,就如同母子关系。主公不忍心怨恨自己的母亲,又怎么忍心怨恨君主呢?我们只需隐忍一年多,然后去周朝朝见,周王一定会有悔意。主公不要因为一时的愤怒,而损害先公为国家尽忠守节的大义。”
大夫祭足说:“依臣下愚见,两位大臣的话都有道理,应当兼而用之。我愿意率领军队直抵周朝边境,借口说国内年成不好,到温洛一带寻找食物。如果周王派使者来责备,我们也有说辞。如果他没有任何表示,主公再去朝见也不晚。” 庄公批准了祭足的奏请,命令他率领一支军队,相机行事。
祭足率军巡查到温洛边界,声称:“我们郑国今年遭遇饥荒,粮食匮乏,特向温大夫请求借一千钟粟米。” 温大夫以没有接到王命为由,拒绝了他。祭足说:“如今正是二麦成熟的时节,足够我们获取粮食。我们自己去取,何必向你请求!” 于是,他派遣士兵各自准备好镰刀,分头将田间的麦子全部割下,满载而归。祭足亲自率领精兵,往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