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看完书信后,说:“卫国既然已经认罪,我还有什么可苛求的呢?”
国母姜氏听说庄公兴兵讨伐卫国,担心公孙滑被杀,绝了太叔段的后嗣,便向庄公哀求道:“恳请你念在先君武公的血脉,留公孙滑一命!” 庄公既碍于姜氏的情面,又考虑到公孙滑孤立无援,掀不起什么风浪,于是给卫侯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是说 “谨遵您的教诲撤兵,愿两国重归于好。公孙滑虽然有罪,但我那叛逆的弟弟就这一个儿子,恳请您将他留在贵国,以延续叔段的祭祀。” 同时,庄公召回了高渠弥的军队。公孙滑后来在卫国终老,这是后话了。
周平王因为郑庄公长时间不在朝廷任职,偶然间虢公忌父前来朝见,两人交谈十分投缘,平王便对虢公说:“郑侯父子执掌朝政多年,如今却长时间不来履职,我想让你暂且代理政务,你可不要推辞。” 虢公叩首说道:“郑伯不来,想必是他国内有变故。我若代他执政,郑伯不仅会怨恨我,还会埋怨大王您。我不敢接受您的命令!” 虢公再三推辞,然后回到了本国。
实际上,郑庄公虽然身在郑国,但在王都安排了人,打听朝中的大小事情,一有动静就马上传报。这次平王想要将朝政分给虢公,郑庄公怎么会不知道呢?他当天就驾车前往周朝,朝见平王之后,上奏说:“我承蒙圣上的恩宠,父子相继执掌朝政。我实在没有什么才能,有愧于这个职位,希望能辞去卿士的爵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尽到臣子的本分。” 平王说:“你长时间没有到任,我心里一直牵挂着。如今看到你来,我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你怎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呢?”
庄公又上奏道:“我国发生了逆弟叛乱的变故,我因此旷职已久。如今国内的事情刚刚处理完毕,我就星夜赶来朝见。我在路上听到传言,说大王您有把朝政委托给虢公的意思。我的才能远远比不上虢公,怎么敢尸位素餐,从而得罪大王您呢?” 平王听到庄公提到虢公的事情,顿时满脸羞愧,勉强说道:“我与你分别许久,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