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收到西林的战报,说是边境战况非常激烈,且西林军人员短缺。
但是因为将士们不怕牺牲,不怕艰苦,所以把战斗拖入了对峙状态。
两边差不多能打个平手,战报上急问,兵部还能不能派点兵来?
实在派不了人来,给点粮草也是极好的。
另外,王炳元在军报上说,雨期将至,还请皇帝允许他去找了人来略略修一下河道~
别到时候士兵们打仗没死,却死在了泛滥的洪水里。
照理说~~~打仗哪儿有兵部不派人下去的道理?
皇帝也怕哗变啊。
可问题是,皇帝手里也没人了啊!
当然,粮草和钱,那也是没有的。
想要这些东西,皇帝还是说让王炳元自己想办法解决。
他不是琅琊王氏的王吗?
自己上琅琊王氏要点饭,这槛总能过去的。
不过皇帝敢把西南防线就这么扔给王炳元,也是有原因的。
范巡抚目前带着兵部侍郎,镇守在东南路。
他手下的真实兵力,差不多有三四万。
之所以让范巡抚带了那么多珍贵的兵力去东南路,主要还是因为皇帝觉得,都城被破,基本已经成定局。
他原是打算准备撤去江南的。
结果江南现在也不太平。
从州府,到县,乃至到乡,村,几乎都尼玛有闹事的。
最恶心的是,江南氏族团结又有钱战斗一旦打响,他们就会把战斗拖入无尽的消耗战中去。
皇帝是真的不敢在那里落脚。
他是想把后手,留在江南路和东南路的交界处的。
再远,也怕是不行的。
别逃难不成,死半道上了
不不不,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皇帝摇晃掉了脑袋里,那些不怎么好的联想。
反正东南路有人,皇帝也不怕王炳元这个书生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他打起了精神,宣布了一个决定,“既然王炳元打仗之余,还想修水利,那就让他去修。
想要什么人,让他自己选去,不过有一点,武将不行,钱也没有。”
兵部尚书虽抠,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