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还想推辞,韩远板起脸来:“这是命令。”他们这才听话地在炕边摆了张小桌。
炕边的小桌上,钱家五口人挤在一起安静地用餐,韩远亲自给他们每样菜都打了些。虽不同桌,却吃着一样的饭菜。杨氏偷偷抹了抹眼角,她从未想过新主人会如此善待他们。
小十五从家中带来的熏肉,正好加在炖萝卜里,是他哥岳山打猎时得的猎物。肉质鲜美,在萝卜的清甜中更显得味道醇厚。岳山这次也卖了不少粮食给韩远,现在又跟着学盘炕,每天都能赚到不少钱。
“今天的粮价”小十五欲言又止,眼神飘忽。
韩远夹了块熏肉放进碗里:“没什么好说的,既然收了就是我们的,价钱高点就高点吧。”
虽说韩家这次收粮亏了钱,但大家都不愿把粮食拿回去。毕竟韩家给的价钱比市价高出一千钱,更令人绝望的是,粮食市场还在持续下滑。
村里卖了粮的人家,纷纷送来谢礼。有送肉干的,有送鱼干的,还有送鸡蛋和蔬菜的。岳七家做豆腐的,还特意送来豆腐和豆渣。这些东西韩远都收下了,但每次收礼时他都会说声“不必如此”。
“明天还蒸面饼卖不卖?”老爹咽下一口饭,问道。
“卖,明天做两万个。”韩远说着,“今晚必须多准备些面食。”
既然单个利润低了,那就只能靠量取胜。他在心里快速计算着成本和收益,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还卖五文一个?”何叔插嘴问道。
韩远摇头苦笑:“四文吧,糜子面都跌了三成,从三百钱一斗跌到二百一,面饼自然也得跟着降价。”
其实就算降到四文,韩远也还有得赚。给匠人的都是粮食,粮价涨跌对人工成本影响不大。现在主要是制蜜粉成本涨了,一个面饼的成本从三文涨到三文半。四文卖出去,一个还能赚半文钱。
“这”刘将皱着眉头,似乎在计算什么。
韩远知道他们都在担心亏本,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手里的高价粮尽快处理掉。两万个面饼需要十石糜子,还得配上红豆、枣干和一斗蜜粉。药铺里买回的药材数量着实有限,同时供应韩家和司家坚持不了几天。
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