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资本缺口,相比美国及欧洲,亚洲公司的融资选择不多。”kkr负责人称,叠加资产估值偏低,现在是进军亚洲信贷市场的好时机。据数据提供商preqin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来,亚太地区私人信贷的规模几乎翻了一番。
就在上个月,有消息称kkr已为第二支亚洲信贷基金筹集了808 亿美元。据了解,kkr在泛亚地区的私人信贷基金迄今已投资近 40 亿美元,覆盖领域包括房地产、教育、基础设施和医疗保健行业。
同样在8月,淡马锡控股旗下seatown宣布,第二支亚太地区私募信贷基金超额募资 13 亿美元。除了seatown现有的投资者之外,还吸引了保险公司、捐赠基金和家族企业等lp的兴趣。
震撼一幕出现在今年5月,高盛另类投资宣布完成合计超200亿美元募资(约合人民币1400亿元),用于优先直接贷款投资。
高盛官方表示,本轮基金的属性是另类直接借贷,将持续聚焦于高质量、有私募股权支持的全球性企业。
更多玩家正在赶来。今年7月,蔡崇信创立的家族办公室蓝池资本(blue pool capital)已经筹集了5亿美元资金,用于投资对冲基金和私人信贷基金。此外,ggv亚洲板块granite asia最早将于今年下半年组建一支私人信贷投资团队。
不约而同,大家都开始了新尝试。
一级市场求变!
有人开始行动了!
这是私募信贷的黄金时刻。
黑石集团信贷和保险全球首席投资官michael zawadzk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到数据中心和能源转型的融资需求,行业仍然有空间增长到25万亿美元的大关。“高企的基准利率、从银行向私人贷款机构的转变、以及获得私人信贷的策略激增使得市场大幅增长。”
变化也随之显现。伴随pe在私募信贷领域强势扩张,越来越多企业转向非银行贷款机构寻求资金。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