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笑着摆手:“没事没事,别给他们喝,让他们在门口候着就行。”
赵德柱和万科一听,顿时蔫了,乖乖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周桐和徐巧跟着陶明进了小院。
院子里,几位里正和老人见到周桐,纷纷起身打招呼。
“周县令,早啊!”
“周大人,您可算来了!”
“这位就是徐姑娘吧?真是郎才女貌啊!”
周桐一一回应,寒暄了几句后,大家便围坐在黄瓜架下的石桌旁,开始说正事。
周桐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今日请大家来,主要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细分化管理的事。
咱们桃城虽然不大,但事务繁杂,光靠衙门这几个人手,实在是忙不过来。
所以我想,咱们可以把每个街道、每个巷子都设一个负责人,由乡亲们推选,每两年换一次。这样一来,既能减轻衙门的负担,也能让乡亲们更有参与感。”
话音刚落,几位里正和老人便开始议论纷纷。
“这法子倒是不错,但乡亲们不识字,推选的时候会不会乱套啊?”
“是啊,而且每个街道都设负责人,会不会太麻烦了?”
“我觉得可行,但得有个章程,不能乱来。”
周桐耐心地听着大家的意见,等他们说完后,才开口说道:“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推选的时候,可以由里正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再让识字的人帮忙记录,也不用识那么多字,用简单笔画代替即可。
至于负责人的职责,咱们可以慢慢细化,先从简单的开始,比如传达衙门的通知、组织乡亲们干活之类的。”
陶明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周桐这法子确实可行。咱们桃城虽然不大,但事务确实繁杂,细分化管理是个好办法。老头子我觉得,可以先在几个街道设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众人听了陶明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周桐见状,笑着说道:“那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咱们再说说梯田开垦的事。我已经安排人去后山勘察过了,那片坡地虽然碎石多,但土质还算不错。
咱们可以把乡亲们分成几组,每组负责一片区域,工具和粮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