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这话一出,秦王、晋王、燕王三兄弟大气都不敢出,心里纷纷骂街:
“完犊子了,搞不好真要削减俸禄了,这下彻底歇菜了。”
朱元璋听到儿子的话,也懵了,呆愣在原地,嘴里不停地嘟囔:
“因为咱定的皇族俸禄制度,大明最多撑一百五十到两百年?这不可能。”
“刘伯温在世的时候,咱让他推演过大明的国祚。”
“他可告诉咱,大明国祚绵延六百半,怎么才二百年就撑不住了?”
“难道他在骗咱?还是后世君王会修改咱的皇明祖训,从而延长国祚?”
朱雄英听到朱元璋的自言自语,一脸无奈,摊开双手说道:
“皇爷爷,您可是咱们大明的开国之君,谁敢更改您定下的皇明祖训,那就是大不孝。”
“咱们大明最讲究忠孝,所以别说别人,就算是我爹,也不敢动这皇明祖训。”
“后世君王最多也就是看到国库亏空,对皇族欠俸,逼他们自谋生路。”
“这样,多少能延长些国祚。”
朱元璋听到大孙子这么说,眼睛突然一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惊喜地说道:
“难道就是因为这个,刘伯温才说我们大明国祚六百五十年?”
“要是这么看,咱们大明也不差,虽然比不上周朝的八百年,可也远远超过汉朝的四百年了。”
朱雄英看着自己这位乐观的便宜爷爷,忍不住 “扑哧” 一声笑了出来,表情古怪地说道:
“皇爷爷,这大明国祚六百半,有没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六百的一半?”
“啥?”
“六百的一半,那不是三百年吗?”
“刘伯温这是在耍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