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人群中那声望颇高跛脚工匠突然跪下,抓起把泥土捂在胸口老泪纵横:“我等终于有了新的安置之地了——”
    他身后跟着三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最小的那个正吮着沾泥的手指。
    “起来起来!”卖豆腐的朱老四挤过来,腰间新缝的钱袋随着动作叮当响——那里装着县衙发的二两安家费。
    他连忙拽起工匠,往孩子怀里塞了块热腾腾的豆糕:“吃完去窑东头登记,我家有十亩沙地要人垦。”
    这样的场景在十八个乡镇同时上演。
    松林镇的千年古松下,里长正带人清点县兵运来的农具。
    铁锹与冻土相撞的脆响里,夹杂着算盘珠的噼啪声。
    “按户借耕牛,来按手印!”文书扯着嗓子喊。
    他面前摊开的账本密密麻麻记着:王木匠租借难民张三家耕牛一头,秋收后付谷子五十斤;李猎户与难民合伙开荒,得地后四六分成
    松针簌簌落下,盖住了几个老农的窃窃私语。
    “听说南山乡那边”蓄山羊胡的老汉比划个吊脖子动作,“难民偷鸡被吊起来打。”
    “咱可不能学他们,不过这些人也是苦命人啊,他们县没有我们县这样的牧青天。”
    编藤筐的周瘸子啐了口唾沫,取出腰间新别的烟袋点上旱烟——这是用县衙赏钱买的。
    他压低声音道:“早上看见没?林子里那些新架的窝棚,用的可都是咱们卖出去的杉木。”
    确实,镇北缓坡上突然冒出的三十多个三角窝棚,木料全来自周家积压的旧货。当里长带着难民代表来采购时,这个往日锱铢必较的瘸子,竟主动抹了零头。
    南山乡的晒谷场此刻却剑拔弩张。十几个本土青年举着钉耙,将五个难民围在磨盘边。地上打翻的箩筐里,冻硬的柿子滚得到处都是。
    “敢偷我们祖坟地的供果!”为首青年一脚踹翻箩筐,手中拿着一根长棍,气势汹汹。
    “这位小哥娃不是有意的。”难民中白发老者颤巍巍作揖:“娃们快一天没吃了”
    “住手!”人群后突然炸响暴喝。
    乡长刘大膀子推开众人,扬手就把钱袋砸在青年脸上:“县衙刚发的安家费,向你家祖地租二亩地。
    你小子,要不是有六公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杖毙而亡:娘娘重生宠冠六宫杀尽倭寇镇国谋士最狂邪医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觉醒系统的我只想安静修仙灾变降临,我同意了吗?你出轨在先,我功成名就你哭什么?爹爹开门,系窝呀!开局一只乌鸦,我的灵物无限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