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人往,忙碌而有序,有的正低头抄写着文章,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有的则手持报纸,仔细阅读,从中汲取着灵感,为明日的报道增添一抹亮色。
报邸的规模日益扩大,人手也越来越多,这里已经成为了长安城信息传播的核心。
总编王盛端坐在主位上,面容凝重,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深知这次的事件非同小可,牵涉到的竟是太子这样的大人物。如何在陈述事实的同时,又能巧妙地避开锋芒,不被抓住把柄,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
王盛转头看向一旁的哀章,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哀章沉思不已,突然眼神一亮,缓缓开口:“王总编,我有个想法,不妨将这件事——日食之事,有意无意地融入到一个小故事中去。这样既能传达出我们的立场,还能让读者在品味故事的同时,感受到其中的讽刺意味。”
王盛闻言,连连点头:“好主意!哀章果然是个才子。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达到目的,又能保护自身安全。事不宜迟,赶紧动笔吧。”
哀章也不含糊,当即拿起毛笔,蘸满墨汁,开始在宣纸上挥洒起来,笔触时而轻盈如羽,不一会儿,一篇带着淡淡讽刺意味的小故事便跃然纸上。
王盛接过一看,不禁拍案叫绝:“好!很好!就按照这个上报吧。”
随着王盛的一声令下,一张张报纸被迅速刊印出来,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这些报纸很快就被送入了每个报童的手中。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新都侯府邸的书房时,王莽已经坐在了桌前,拿起一张报纸,仔细地阅读起来,目光扫过那篇小故事时,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满意的微笑。
王莽放下报纸,轻轻拍了拍桌:“很好!这个哀章和王盛,倒是挺厉害的,不仅巧妙地传达了我的意思,还避免了直接冲突,真是难得的人才。”
这篇小故事虽然简短,让人们在谈笑间便能感受到其中的讽刺与批判。而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意图传达给了整个长安城的人。
“该轮到其他人出场了。”王莽心中暗道。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百姓们也在热议着那篇小故事。茶馆里,街头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