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开始质疑太子的能力和品行。一些人甚至直接指出,太子继位竟然发生日食,这是不祥之兆,国之不幸,这些声音逐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洪流,直指太子的地位。
宣室殿内。
宦官们穿梭于殿内之间,传递着各地的消息与奏报。
宋典刚将一摞奏书抱起,准备送往太子宫,
刘骜轻轻捏了捏太阳穴,试图驱散些许疲惫。
“陛下,司隶校尉解光求见。”宦官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刘骜放下手中的毛笔,墨汁顺着纸面渗开,点了点头,示意解光进来。
解光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来,行了一礼后,汇报:“陛下,近来长安内外,谣言四起。皇太子加冠以来,灾难频发,德行不兴,不少人都扬言废立之举。”
刘骜眉头紧锁。低声自语,随即下令:“立刻封锁这些言论,不得再乱传。”
解光走上前,低声说道:“陛下,此事出自民间,很难杜绝。不如想个办法转移注意力,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刘骜点了点头,深知若不及时处理,这股舆论洪流将会对太子的地位造成致命打击。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当思考对策时,
宦官再次前来通报,郎官贲丽请求面见,说有十分重要的事。
郎官贲丽,刘骜满脸疑惑,无缘无故的为何要面见他?
“陛下,臣昨夜观察星象,发现无比的混乱,此乃荧惑守心,这是极凶厄之象。自秦以来,从未发生过如此恐怖的现象。”贲丽恭敬地鞠躬,朗声说道。
刘骜听到此言,面色更加沉重。日食、谣言,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刚才因为日食的事而烦恼,现如今又碰上这事。
“你认为此事有何破解之法?”刘骜直视贲丽,语气中带着一丝冰冷。
“陛下,此事乃君王的灾祸,需要找一位高权重的人,为其挡灾解化,才能解决此事。”贲丽拱手说道。
刘骜的眼神愈发冰冷,直视着贲丽:“哦,真的吗?你最好不要骗朕,若是骗朕,你应该知道下场吧。”
贲丽被刘骜的眼神吓得胆战心惊,支支吾吾地说道:“臣……臣怎敢欺骗陛下,请陛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