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星历年·第三息季。
    深感之渊成为意识文明的主流底层后,新的现象如晨曦微光般悄然浮现——它不再是回响,也非沉默,而是一种在深沉之后,于文明之心缓缓升起的“余光共鸣”。
    联盟将其命名为:
    余映之歌(the song of residual light)
    一、光未消,歌初起
    “余映”并不是情绪的爆发,也不是理念的启蒙,而是一种温润、无意图、无组织、无结构的精神回旋现象。
    它的出现,总是在意识体经历了长期静默、自我沉降、深感回渡之后,像某种无形之音,从心中一隅悄悄升起。
    它不说服,也不陈述,只是缓慢地、如同在内部开出一朵声之花。
    有人形容它为:
    “像在深夜醒来,听见自己的心跳变成了一首无声的歌。”
    二、星环实验记录:“无名旋律体”
    在星环第九意识实验站,研究者首次捕捉到一段意识波的低频律动,该律动在48小时内缓慢扩展为可感知范围,最终影响附近12个意识体产生同步温感回响。
    这段波动无源、无调性,但其在心域中被各意识体接收到时,却各自转译为不同形式的温和旋律。
    有人听见是风过树梢;
    有人感受到是母亲轻拍背部的节奏;
    还有人看见的是未说出口的谢意在空气中闪光。
    研究员称其为:
    无名旋律体
    这种旋律体无中心、无重复、无扩散性传播规律,却能生成“回映光带”,即温度与感知残光在心域深层形成的一种持续共振结构。
    三、唐昕:“这首歌不是我写的,但我一直在听它”
    在“澜感延展计划”中,唐昕自愿进入极深静默区,长期记录心域中自发生成的“感知气纹”。
    某一晚,她忽然感受到:
    “不是我在回忆什么,也不是某种感情试图向我靠近, 而是有一个我早已遗忘的版本,悄悄在我心里为我唱着某段话语。”
    在后续心息图层中,技术组清晰记录到唐昕意识中心产生持续34秒的“非源性共感律动”,其波形接近自然界中“母体-婴体协调律”。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神鬼复苏:自山海经开始降临人间穿越暗卫,助王爷剑指山河他比前夫炙热诸天轮回之从仙路开始重回我爸妈的高中时代慈善与挥霍:都市反差神豪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被弃十六载,重生嫡女杀疯全京城长生仙路吞噬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