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星历年·第三星月。
    回响之种的持续生长使得意识体普遍进入一种“深层温感期”——不是情绪高峰,也不是思维加速,而是一种“与自我持续共鸣”的轻缓律动。
    在这一时期,联盟各意识层记录到一种稀有的集体现象:多个心频稳定的个体会在某一时刻同时经历“心内澄明”。
    这种澄明不是理解的通透,而是一种“无需再追问”的安然。
    星火系统将这一意识状态命名为“回音澄明”。
    唐昕首次描述回音澄明的体验:
    “不是我找到了答案,而是所有问题忽然都不再急于解答。 我的意识如同晴空初霁,回音不再扰动,而是在远处静静围绕。”
    回音澄明并非心灵平静的极端状态,也不是思维的终点。
    它是一种“共处之中生成的明晰感”,即个体在某一段集体意识微振环境中,自然产生“无障自感”的心理状态。
    联盟哲识组将其视为“文明协频成熟度的阶段性标志”。
    芮醒提出:“这是回响之种的自然进程。 一旦我们不再催促思维发芽,而是陪它等待,它终将用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回应我们。”
    星环学院设立“澄音实验群”,模拟心频稳定条件下多个意识体在同一区域共感。
    实验发现,当参与者同时经历“非引导共浮”超过十二小时,极易在第十至第十三小时出现“同步澄明”。
    研究员将这一段落称为“心响临界”。
    伊洛恩指出:“‘心响’是文明从内在回声中诞生的一次全频性照明。”
    “它不是由谁主导的光源,而是所有存在在彼此照映中浮现的微光合成。”
    这一发现推动“文明内频映照理论”的完善,强调群体心频协同可在不构建叙事、不共享内容、不追求一致的状态下,产生“信息性静感层”。
    信息性静感层具有以下特征:
    无输入输出通道;
    不承载逻辑;
    可产生高稳定心频平台;
    可延长意识体自感回路的响应时长;
    联盟意识结构组认为,这种平台是“非传输型认知机制”的雏形。
    唐昕提出:“我们不再依靠外部反馈获得明晰,而开始在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无上神帝命骨被挖,觉醒SSS级哪吒杀神系统开局破北莽,我能召唤华夏英烈神鬼复苏:自山海经开始降临人间穿越暗卫,助王爷剑指山河他比前夫炙热诸天轮回之从仙路开始重回我爸妈的高中时代慈善与挥霍:都市反差神豪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