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召唤集体共识:“省委常委会不是道德审判庭,而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祁同伟同志熟悉公安战线,晋升副省长有利于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与沙书记提出的‘平安汉东’建设完全契合。”
末了以退为进:“如果常委会认为需要进一步核查,我支持延长考察期。但若因捕风捉影就否定干部,恐怕会寒了基层同志的心。”
“育良书记提到‘人性温度’,我倒想问:党性原则和人性温度什么时候成了对立面?”李达康站起身,“祁同伟在赵家祖坟前哭的不是‘人性’,而是对权力的软骨病!他跪的不是赵家老太太,是赵立春手里的官帽子!”
他直接撕破高育良的“温情叙事”:“如果情感表达能掩盖政治投机,那在座的同志明天都去老干部家哭丧,是不是就能集体升迁?”
最后直指高育良软肋:“育良书记总强调‘历史局限性’,但月牙湖美食城是几年前的决策,而祁同伟的哭坟是多少年的事?!用陈年旧账为新鲜腐败开脱,这是偷换时空概念的诡辩术!”
“同志们,今天的讨论充分展现了党内民主的活力。”沙瑞金用钢笔轻点笔记本,将剑拔弩张的对抗重新框定,“达康同志对干部标准的坚持,育良同志对程序正义的维护,本质上都是对汉东发展的深切关怀——只是方法论上存在阶段性分歧。”
他刻意模糊是非边界:“祁同伟同志的工作,既有推进扫黑除恶的亮点,也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槽点。这提醒我们:看待干部要避免‘盲人摸象’,既不能因功掩过,也不宜因过废功。”
通过将原则性问题转化为“工作方法讨论”,沙瑞金为后续妥协铺平道路。
“育良同志强调公安系统连续性的观点,具有战略价值。”沙瑞金调出公安部最新通报,“当前汉东涉黑案件涉及12个地市、89个团伙,若此时调整政法系统主要领导,可能影响取证攻坚——上周京州‘1023专案’关键线人突然翻供,就是前车之鉴。”
他引用中书门下精神:“g办发〔2014〕9号文明确要求,重大专项工作期间原则上不调整主管领导。祁同伟同志作为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副组长,其稳定性关系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