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两百多头大肥猪,一半给府兵加餐,一半给了盐场这边。
    薛玖把人调过去,集中力量,用了一个月,开辟出了两百亩盐田,趁着夏天的尾巴,每天产出了大量的食盐。
    两个月时间,盐场这边已经大变模样,距离盐场左侧十里地,就是渔场;右侧二十里出海口,则是铁场,如今这边聚集了五千多人。
    盐场五百多人,撸铁砂,打铁的也有五百多人,剩下四千人,每天趁着退潮的时候,收集海货,然后一部分人处理,一部分人则做木工,平整道路。
    虽然每天工作都比较辛苦,但是大家都很高兴,他们觉得,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充满了盼头。
    没有受到污染的大海,加上海边极少的人口,每次涨潮,都会带上岸大量的海货。
    以前海边的百姓,没有足够的食盐,根本没有办法保存,现在就不一样了,弄到一起,马上把内脏和血处理干净,丢进浓稠的盐水之中浸泡着。
    泡半个小时的盐水,然后进行晾晒,这应该就是正宗的咸鱼了。
    搬迁过来的契丹人,没想到马上就能享受福利,比以往便宜了许多的食盐,而且是精盐,没有一点苦涩味道。
    第一次遇到打折买卖,自然要赶紧囤货,契丹人拿出了一千头羊,五十匹马,换了大量的食盐。
    羊毛生意因为朝廷接手,薛玖只截流了一批,等入冬之后,营州的妇人也可以学着用羊毛纺织。
    有了足够的劳力,加上足够的铁制农具,今年秋收进行也非常顺利。
    该搬迁的搬迁,该嫁人的嫁人,如同薛玖所预料,寡妇根本不抗拒出嫁,也没人担心府兵会不会离开,她们只想要一个依靠,哪怕心里明白,这个依靠可能不会长久,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至少会轻松一段时间。这事严格说来,还不好说谁吃亏。
    当然,这事也有副作用,那就是这一段时间,府兵干活都是有气无力的。
    大多数人脸上都带着欢笑,今年河北道也小有旱情,不过朝廷免了税收,如今又来了好官,这日子是有盼头了。
    奚人全族出动,组织了商队,向突厥,高句丽,靺褐族贩卖食盐。他们要赶在下雪前,大赚一笔。
    秋收之后,百姓并没有闲下来,马上在地里种植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郡主断情第一天,众臣后悔急红眼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圣女抽卡修仙,不内耗只发癫极乐合欢功综武:曝光神级绝学,群侠破防了重生78,我养活了亡妻的四个妹妹星辰大远航天武神帝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