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半公开式的新旧思想交替在社会上不可避免,但在学校里邓丽君肯定是没法露脸,躺着中枪也办法。
回来的时候,发现方老头和方强父子两一起在吃早饭。
方强依然还是那副样子,皮鞋蹭亮,精心打理好的头发散发着骚包的气息。
杨一木觉得自己的外表和心里的年龄越来越不般配,本该成熟稳重的却长着青春期的脸,而方强却一天比一天更加稳重,身上倒是有股成熟气了。
吃饭早饭,方老头扒拉了两口饭就走了。
方强前些日子买了辆嘉陵cj50,得瑟地不行,“哥,一起去省城看房?就在鼓楼。”
鼓楼这会儿已是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历史文化底子厚,教育资源和医疗机构多,这里的房产很有潜力,尤其是学区房。
杨一木笑道,“你别光顾着我,我问我,你自己拿了几套了?”
方强用三指伸直比划了下,“省城房子不好找,竹竿也很费了不少力气,我让他也拿一套,毕竟从富平一起过来的兄弟,他也跟了我这么长时间。”
“三套也不少了,以后有商品房再慢慢留意吧。”杨一木自己到现在也才八套,方强搞了三套也是不少了。
方强道,“哥,生意上咱们到底怎么处理,停了那可是损失不少钱啊?”
杨一木想了想,道,“确实也没必要停,老客户继续供货,新客户暂时不开发,总归稳当点。”
两人商量好了,方强骑上摩托车一起往南京走。
到了省城看了下,房子面积挺大,就是租户太多。
想着记忆里这里将来也肯定是拆的,拆迁的话,怎么也有三四套房子,算是不吃亏的。
给房主数好钱,去房管所过完房契,杨一木心里又是一阵自鸣得意。
顺路又去校办厂销售处看了下,罗阳听了杨一木的话,已经搬到了鼓楼这边,这边教育资源多,十分方便。
罗阳一家一家地跟化工商店谈,已经把货全部铺下去了,虽然条件苛刻。
要负责把货给人家送到地头,定价十五的烧杯,地头价人家只能给十三块五,而且还要压款三个月,爱送不送。
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