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10)页
阿姨说得对。现在文化传承也得跟市场接轨,不然学生学完了没地儿发挥。咱们可以请些文化产业方面的专家来讲课,教教学生怎么把四合院文化开发成文化产品,推向市场。”
    这时,一旁的小李忍不住发言:“我觉得还得加一些数字化相关的课程。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咱们可以教学生怎么用数字化手段展示四合院文化,比如做虚拟现实体验、线上文化展览啥的。”
    谭侨笑了笑:“小李这想法紧跟时代潮流啊!确实,利用数字化技术能让四合院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咱们可以跟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合作,共同开发一些跟四合院文化相关的数字化课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师资和课程的框架逐渐清晰起来。可就在这时,资金问题又成了拦路虎。
    易鑫皱着眉头说:“教育基地的建设、师资聘请、设备购置,哪哪儿都需要钱,之前筹集的资金估计不太够,大家再想想办法?”
    孙大爷一拍大腿:“要我说,咱们可以搞个‘四合院文化传承基金’。发动大院居民、文化街区的商家,还有那些受益于四合院文化的企业,大家一起捐钱。这基金专门用来支持教育基地的发展,以后有啥资金需求,就从这儿出。”
    张大姐也附和道:“没错没错,而且咱们可以给捐款的个人和企业弄些荣誉证书啥的,在文化街区里给他们做宣传,这样大家捐款的积极性可能更高。”
    易鑫思索片刻:“这办法可行,但光靠捐款可能还不够。咱们还得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一些教育扶持资金,毕竟咱们这是文化教育项目,对传承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谭侨补充道:“对,同时咱们也可以考虑和一些基金会合作,争取他们的资助。我听说有些基金会专门支持文化教育类的公益项目,咱们可以去联系联系。”
    解决完资金问题,场地规划又成了新的麻烦。
    易鑫指着规划图,无奈地说:“教育基地需要不少场地,理论教学得有教室,实践操作得有工作室,还有展览展示区也得有地儿。现在咱们文化街区里合适的场地不太好找啊。”
    赵大哥挠挠头:“要不把之前那个闲置的仓库利用起来?那个仓库空间挺大的,稍微改造一下,隔成不同的功能区,应该能满足一部分需求。”
    
第(5/10)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最狂邪医系统在手!要妹妹至尊骨何用断绝关系后,我一秒涨一虫成虫族天灾!爹爹开门,系窝呀!1960:带着三个绝色嫂嫂大鱼大肉下山就无敌,总裁倒追我财阀小娇妻:叔,你要宠坏我了!直播:从扛楼战神到地表最强男人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你是神医,往哪里扎针您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