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把这个想法和大院居民、相关院校以及教育部门沟通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在具体筹备过程中,又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复杂等问题。
易鑫和谭侨没有退缩,他们一方面邀请更多的四合院文化研究专家、民间艺人加入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和教育专家们一起深入研究,结合市场需求和文化传承的需要,精心设计课程体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的筹备工作逐步推进。与此同时,文化街区内的生活依旧充满着各种家长里短。有的居民家里孩子在文化活动中表现出色,全家都跟着高兴;有的居民在公共事务中积极参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然,偶尔也还是会有一些小摩擦、小矛盾,但在易鑫和谭侨以及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都能一一妥善解决。
易鑫和谭侨在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然而各种具体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一天,他们召集了大院里几位有见识、热心肠的居民代表,一同商议对策。
易鑫率先开口:“咱这四合院文化教育基地,现在师资和课程是两大难题。我琢磨着,光靠咱们之前联系的那些专家和艺人还不够,大家有没有啥别的想法?”
张大伯摸了摸下巴,思索着说:“我觉得啊,咱可以在大院里找找那些深藏不露的高手。就比如说李老头,他祖上好几代都住四合院,对四合院的那些老规矩、老讲究,那可是门儿清。请他来讲讲四合院的家族文化、传统礼仪啥的,不比外头请的差。”
谭侨眼睛一亮:“张大伯这主意好啊!咱们大院藏龙卧虎,肯定还有不少这样的人。除了李老头,像王奶奶,她那一手刺绣绝活,在咱这一片儿都有名,完全可以请她来教传统刺绣,丰富咱们的实践课程。”
刘阿姨点点头,接着说:“师资这块儿有着落了,课程设置也得好好合计合计。光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还得考虑到学生以后出去能有啥用。现在文化产业挺火的,咱是不是得加点跟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程?”
易鑫深表赞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