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私塾内每日供给午膳、点心,下午课间时洒扫的王寡妇便去前头厨房端来了十余份点心,每日菜单时有变更,皆每人一份点心,一盏清茶,中午午膳常有学生家中仆役送来,各自丰盛不一,只有少数几个女孩子也跟着一起吃。
    下午吃点心的时候,这些女孩子们就经常谈论刺绣书画、管家理事,她们中最大的不过八九岁,最小的四五岁,在家中都还是能做些事但又不能帮着母亲管家的年纪,做过家务最多的还是灼华和蓁蓁这对姐妹,但是尚有杂货铺的钱二娘等人家境尚且不及孟家。
    人多时不论男女都易争论,孟良背着手踱步进去,就听到一道清脆的声音说:“要我说,本地的刺绣可比那什么山里的什么古人的绣花好多了!我见过最好的绣娘,要把线劈成三十二丝,细得毫毛一样,织出来的栩栩如生,可好看了。”
    “可是北边的缂丝能织出一幅画卷来,据说最近还说蓬莱的嫣然仙子最喜欢缂丝织的蓝色大衫呢!”
    孟良知道这两个女孩子,分别是江宁最大的绣坊里云安大师傅的独生女和绸缎铺的小女儿,向来爱争论这个。
    书舍里好几拨人都同时聊天说话,声音虽然稚嫩可爱,但是略微嘈杂,小姑娘们吃着点心喝着茶,有那娇气的姑娘还去前头铺子里买了一盒十样攒盒来,心情自然雀跃,很是活泼可爱。
    孟良也不扫她们的兴致,等到下午上课,才和学生们谈论纺织桑麻。
    即使在这个修真世界,桑麻之事分量也一点不轻,这件事历来就是被认为女性的责任,神话故事里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最开始养蚕缫丝,虽然故事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了变化,但是就像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一样,这件事总是被认为是女性的责任,东南一带多绣娘、织娘,也多养蚕人,有工作的女子就越多,所以这些地方的女子地位就越高,因为她们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价值。
    但是这些话孟良是不能跟小姑娘们讲的,他讲的多是桑麻一事的重要性,结合了经史子集中谈及此事的圣人言,从更宏观的角度讲解此事。
    但是像丝绸与绣花之间的争端,棉布绸缎相关的新闻时事,这些自然是绣娘和绸缎铺的女儿更清楚。
    学习的时间倏忽而逝,下学后女学生们都被家里的马车驴车接走,孟灼华和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穿越大宋:开局拯救绝美小姨子灵武奇缘爹爹开门,系窝呀!假千金空间通兽世,渣哥个个悔断肠贫僧唐三葬,葬天葬地葬众生逼我抛绣球嫁乞丐?我断亲送全家下地狱天命败家子快穿:女配逆袭,心机攻略重生不当舔狗,校花全家急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