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平静地喝着茶:&34;让他们质疑吧。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会证明一切。&34;
就在谣言愈演愈烈之际,一封奏折被送到了皇帝的案头。这是礼部尚书联合几位大臣上呈的,弹劾苏锦绣妄言天象,有大不敬之罪。奏折中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对&34;妄言天象者&34;的惩处先例,言辞恳切地请求皇帝严惩苏锦绣,以正天威。
萧承煜看完奏折,眉头紧锁。他并非不信任苏锦绣,但此事确实关乎天威和朝廷威严。若苏锦绣预测有误,不仅会引起民间恐慌,更会动摇朝廷威信;若她坚持己见,又将与朝中大臣公开对立,进一步加剧朝堂分裂。
经过一番思索,萧承煜决定召见苏锦绣,亲自询问此事。
御书房内,苏锦绣从容地向皇帝解释了自己预测旱情的依据:&34;臣妾观天象、察地气,结合往年气候变化,发现南方地区确有大旱之兆。虽不敢说十拿九稳,但至少有七八分把握。&34;
萧承煜沉吟道:&34;爱卿所言,朕并非不信。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若预测有误,不仅会引起民间恐慌,更会动摇国本。&34;
苏锦绣微微一笑:&34;陛下明鉴。臣妾深知此中利害,故而并未对外公开预测,只是在农院内部做些准备工作。至于那些谣言,皆是有心人所为,并非臣妾本意。&34;
萧承煜若有所思:&34;那么,爱卿打算如何自证清白?&34;
苏锦绣目光坚定:&34;臣妾请求陛下,在半月后的季祭大典上,臣妾愿与钦天监诸位大人共同占卜天象。若臣妾预测有误,甘愿受罚;若预测无误,请陛下允许农院加大抗旱准备力度。&34;
萧承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34;好,就依爱卿所请。不过在此之前,农院的抗旱物资调配暂且搁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34;
&34;臣妾遵旨。&34;苏锦绣恭敬地行礼,心中却已有了自己的计划。
回到农院后,苏锦绣立即召集心腹,布置新的任务:&34;陛下已允许我在季祭大典上与钦天监共同占卜天象。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加快暗中的准备工作。&34;
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