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有些担忧:&34;娘娘,太后此举明显是要断我们的路,若不能及时将抗旱物资送到南方,一旦旱情真的到来&34;
苏锦绣摆摆手,胸有成竹地说:&34;放心,我自有计划。&34;
晚间,苏锦绣独自一人来到空间,从现代农场的储备仓库中取出大量抗旱作物种子。这些种子都经过了特殊处理,不仅抗旱性强,而且生长周期短,正是应对突发旱情的最佳选择。
次日一早,她召集了十位最可靠的农院高材生,交给他们特制的种子包:&34;这些是我珍藏的抗旱良种,你们每人带一包,分赴南方各地。务必亲自交到当地信得过的农户手中,指导他们如何种植。&34;
学子们郑重接过种子包,对苏锦绣的信任感到无比荣幸。
&34;记住,&34;苏锦绣叮嘱道,&34;途中务必小心,不可张扬。若有人阻拦盘查,就说是去拜访亲友。种子包藏于衣物之中,不可外露。&34;
学子们齐声应下:&34;请娘娘放心,我们定不负所托!&34;
送走了学子,苏锦绣又找来王太医:&34;王太医,我需要你研制更多防暑和治热症的药物,尤其是那些适合大规模生产、易于保存的方子。&34;
王太医点头:&34;娘娘是担心旱情带来的疫病吧?我这就去准备。&34;
最后,苏锦绣将赵院正单独留下:&34;赵院正,我需要你秘密联络南方各地的农院学子家族,请他们在当地开始挖掘水塘、准备储水设施。经费问题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34;
安排完这一切,苏锦绣才长舒一口气。虽然太后和丽妃从官方渠道阻断了物资调配,但她还有自己的方法和渠道。只要能够赢得时间,她有信心在旱情到来前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丽妃的谣言攻势并未停止。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关于苏锦绣&34;妄言天象&34;、&34;囤积居奇&34;的谣言越传越广,甚至有人开始质疑她的居心和动机。
&34;娘娘,&34;巧儿忧心忡忡地说,&34;现在连一些原本支持我们的百姓也开始动摇了。他们说,天象难测,即使是钦天